Workflow
10月纯债基金遇冷 公募新规临近债市格局有望重塑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10-27 19:34

债基产品赎回与市场遇冷 - 2025年下半年以来至少81只债券型产品面对大额赎回,其中至少21只集中在10月份 [1] - 大额赎回案例包括大成基金旗下大成惠享一年定开债基于10月21日发生大额赎回,广发基金旗下广发上海清算所0-4年央企80债券指数基金D类于10月15日发生大额赎回 [1] - 涉及产品以纯债型为主,指数型为少数,未见混合型 [1] 市场风格切换与资金流向 - 市场呈现"股强债弱"的赛道切换态势,大类资产配置偏好轮动,权益资产表现红火,固收产品相对受冷 [1] - 权益资产"受青睐"程度明显提升,市场对投资风险偏好大幅提高是债市压力来源 [2] - "固收+"、混合型产品热度提升,与纯债产品遇冷形成对比 [2] 债券市场表现与利率走势 - 10月债市主线不明、交易逻辑快速切换,赚钱效应弱于股市,呈现趋势性机会不多、涨跌幅有限的"事倍功半"状态 [2] - 10月20日至24日,10年期国债利率呈N型震荡,受权益市场强势上涨、基金费率新规、关税变数及"双降"预期反复影响 [3] - 截至10月27日,债市盘中利率债大幅走强,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下行4.5bp到1.8%,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5.5bp至2.15% [3]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在1.7%-1.84%区间震荡,超预期突破需实质性政策催化 [3] 债基产品业绩表现 - 纯债基金业绩表现"惨淡",短期纯债型基金最近一周平均总回报为0.03%,最近一月为0.20% [6] - 中长期纯债型基金最近一周平均总回报为0.04%,最近一月为0.28% [6] - 可转债基金最近一周平均总回报为2.03%,最近一月为0.61% [6] - 被动指数债券型基金最近一周平均总回报为0.03%,最近一月为0.20% [6] 债基发行市场降温 - 10月以来截至10月27日,债券型基金发行份额仅为19.52亿份,共14只 [6] - 相比9月的599.54亿份、35只,发行数量和规模均显著下降 [6] - 债基产品发行端热度回落,反映出现阶段纯债基金的投入产出比可能不及"固收+"或部分ETF产品 [6] 行业竞争格局与机构应对 - ETF市场份额明显向头部机构集中,对中小公募形成竞争压力 [2] - 中小公司或需走"小而美"路线,聚焦自身擅长的细分赛道,银行系机构在债基领域仍具优势 [7] - 债基受权益产品情绪压制、主动管理份额增长不及被动ETF的局面短期内或难有根本改观 [7] 政策环境影响 - 公募费率新规的影响不容忽视,若按征求意见稿严格执行,将引发银行系统性压降债基持仓 [8] - 赎回费率调整降低了短债基金作为灵活配置工具的吸引力,影响银行自营应对季末考核的灵活性 [8] - 基金业协会或将发布公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规则,该基准将成为评价基金经理超额收益的核心标准 [8] - 业绩比较基准新规与费率改革"双管齐下",预计将深远影响债市生态和债基投资格局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