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股价表现 - 泡泡玛特股价从历史高点累计下跌超过30%,10月27日收盘价为233.40港元/股,市值蒸发超过1400亿港元 [1][3] - 股价下跌始于今年8月的历史最高点 [3] LABUBU系列产品市场动态 - LABUBU系列在二手市场的成交均价从超过1100元大幅回落至约200元,其中“本我”系列隐藏款价格从超过4500元回落至约700元 [2][3] - 价格下跌的直接原因是泡泡玛特于6月18日进行全渠道突袭补货,预计补货量在400万至500万件,其京东旗舰店销售量超30万件,天猫旗舰店销售量超70万件 [3] - 此前LABUBU二手市场价格高企,一款全球唯一的薄荷色LABUBU在2025年春季拍卖会落槌价达108万元,棕色LABUBU成交价达82万元 [2] 公司基本面与业绩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整体未经审核收益同比激增245%至250% [1][6] - 中国市场第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185%至190%,线上渠道增速高达300%至305%,线下渠道同比增长130%至135% [6] - 海外市场表现尤为亮眼,第三季度整体收入同比飙升365%至370%,其中美洲市场增速达1265%至1270%,欧洲及亚太地区分别增长735%至740%和170%至175% [6] - 高盛指出其第三季度收入增长超越该行预期的下半年增长167% [7] 机构观点与预测 - 多家券商机构在业绩公布后上调公司盈利预测,并给予买入、增持、强烈推荐等评级 [1][7] - 机构对泡泡玛特2025年营业收入的预测均值从约300亿元上升至接近350亿元,对2025年净利润的预测均值从约96亿元上升至115亿元 [6] - 高盛将公司2025年盈利预测上调7%,摩根大通将其评级从“中性”上调至“增持” [8] 资金流向分析 - 南向资金在股价回调之际逆势增持,通过港股通持有的公司股份从10月11日的1.92亿股(占总股本14.30%)增加至10月24日的2.12亿股(占总股本15.81%) [9][11] - 与内地资金相反,外资机构如瑞银证券、汇丰银行、花旗银行和摩根士丹利国际等在近期接连减持泡泡玛特股份 [11][13][14][16][17] - 瑞银证券在10月15日和16日分别减持337.97万股和163.34万股 [13]
“潮玩之王”业绩狂飙,股价却大幅回调
证券时报·2025-10-27 2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