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荷兰分析人士:安世半导体事件表明,欧洲夹在中美之间无能为力

荷兰政府干预安世半导体事件概述 - 荷兰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强制接管闻泰科技旗下安世半导体,要求其在一年内不得进行任何涉及资产、知识产权、业务及人员的调整[1] - 闻泰科技委派的CEO被暂停职务,荷兰方面要求任命一名拥有决定性投票权的外籍董事,并将安世半导体所有股份(减去一股)进行托管[1] - 荷兰政府此次动用了自1952年以来从未启用、本应仅在战时适用的法律工具[5] 事件背后的地缘政治驱动因素 - 分析指出事件暴露出欧洲被夹在美国与中国之间,安全上仰仗美国、经济上依赖中国的困境[1] - 美国曾与荷兰外交部接触,明确要求替换安世半导体的中国籍领导层[2] - 事件主要受三重因素驱动:中美紧张局势加剧、安世半导体领导层管理问题、欧盟对战略自主的日益重视[4] 事件对全球供应链的影响 - 事件引发了全球汽车供应链大地震,美欧日车企全部遭殃[5] - 报告分析七大行业107家欧洲龙头企业,结果显示86%的企业从安世半导体在中国的生产基地采购芯片[6] - 欧洲所有航空航天与国防领域企业均使用产自中国的安世半导体芯片,欧洲大部分工业都面临潜在风险[5][6][7] 各方的回应与立场 - 中方多部门回应坚决反对荷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指出此举违反契约精神与市场原则,将严重损害荷兰营商环境[2] - 荷兰首相承认事件暴露了欧洲的脆弱性,但坚称干预措施是必要的,并透露已与中方及多个欧盟成员国进行磋商[7][8] - 欧盟委员会贸易和经济安全委员指出安世半导体是事关重大的双边问题,可能产生波及欧洲乃至全球的影响,支持通过快速解决方案化解争端[9] 解决方案与未来展望 - 欧盟与中国正就安世半导体问题密切合作,紧急寻求快速且务实的解决方案[8] - 分析人士呼吁欧盟必须团结一致,重新思考其地缘战略,若希望成为真正独立的地缘政治力量,类似问题应在欧盟层面处理[8][10] - 有观点认为欧洲以往试图同时安抚中国和美国的平衡术已难以维继,美国正凭借其影响力迫使欧洲作出符合美方利益的决定,此问题需在未来几年内解决[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