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时代来了,电力成新石油!国外频频缺电,中国电量还扛得住吗?
搜狐财经·2025-10-28 01:42

AI发展带来的电力需求激增 - 电力是驱动AI运行的“血液”,AI的扩张直接转化为物理世界的瓦特需求 [1] - 向AI提一个问题消耗的电量足以点亮一盏LED灯十分钟,训练一次GPT-4级别大模型的单日耗电量可支撑28,000个欧美家庭全天用电 [1] - 一个大型AI数据中心的年用电量与75万户家庭的城市相当,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总用电量将飙升至945太瓦时,相当于日本全国一年的电力消费 [3] - 中国2025年上半年互联网数据服务用电量同比增长33%,在杭州等AI产业集聚区增幅高达237.7%,人形机器人企业如宇树科技6月单月用电量同比暴涨超60% [3] 全球电力供应面临的挑战与压力 - 电网承受的压力前所未有,西班牙、捷克、巴西等地频繁出现大规模停电 [5] - 美国佐治亚州、弗吉尼亚州的电网容量逼近物理极限,地方政府被迫暂停新数据中心的审批 [6] - 美国能源部警告若无系统性干预,2030年全美停电频次将翻倍,电力短缺可能触发系统性崩溃 [6] - 电网升级所需的关键设备如大型电力变压器交付周期从2021年的50周拉长至120周以上,严重依赖海外供应链 [15] 各国的能源战略与政策应对 - 美国采取极端实用主义策略,地方和企业转向天然气甚至煤电以填补电力缺口,特朗普政府将人工智能列为国家战略并简化相关审批流程 [8] - 美国2025年初推出的920亿美元投资计划中,150亿专用于电网升级,其余投向AI基础设施与传统能源产能扩张,核心逻辑是先确保有电再谈转型 [10] - 中国选择双轨并行,一方面利用中俄电力合作争取战略缓冲,2022至2023年自俄进口电力超74亿千瓦时 [10] - 中国在全球输出电力稳定性,通过储能系统帮助巴西缓解电网波动,通过电池帮助泰国平滑光伏电站的间歇性输出 [12] - 中国采用“全产业链国家整合”路线,光伏产业各环节全球市占率均超80%,2024年全球前四大风机制造商全部为中国企业,贡献全球90%以上的锂电池产能 [17] - 中国国家强制规定新建数据中心绿电使用比例不低于80%,将AI从“耗电黑洞”转化为新能源的“确定性客户” [17][19] - 2024年中国新增风电与光伏装机容量超过世界其他国家总和,部分区域电网碳排放强度已低于美国加州、德州 [19] 中美发展模式的差异与竞争格局 - 美国依赖“政策驱动+市场修复”模式,但受制于制造业空心化,电网升级设备交付困难 [14][15] - 中国走“全产业链国家整合”路线,垂直整合能力使其能自主构建“绿电—AI”闭环 [17] - 美国模式难以在五年内重建完整新能源产业链,中国模式是二十年产业政策、技术积累与市场培育的产物 [21] - 真正的胜负手在于未来五年谁能率先建成稳定、清洁、自主、高效、可扩展的能源-科技复合体系 [26] 全球能源格局重构与未来趋势 - 全球能源格局因AI而重构,欧盟通过碳边境调节机制和绿电标准试图以规则制定权弥补技术短板 [26] - 中东国家利用廉价天然气与充足日照打造“AI+能源”特区,非洲部分国家规划大型光伏+储能项目为本地AI企业提供电力保障 [26] - 21世纪的战略资源正在从石油转向电力,电力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指标 [28][30] - 未来电费可能上涨,AI服务可能按电量计费,城市可能因数据中心负荷而限电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