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立场与操作 - 央行将继续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1] - 央行将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提供短期、中期、长期流动性安排,保持社会融资条件相对宽松 [1] - 央行将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此前因债券市场供求不平衡压力较大而暂停 [1] 宏观审慎管理体系建设 - 央行将持续丰富宏观审慎管理工具箱,提升系统化、规范化、实战化水平 [1][4] - 央行正研究将宏观审慎评估(MPA)拆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聚焦货币政策执行,另一部分聚焦宏观审慎和金融稳定评估,目前已形成初步方案 [3] - 央行将完善协同高效的治理机制,加强货币政策、宏观审慎管理、微观审慎监管及与财政、产业政策的协同配合 [4] 金融市场风险防范 - 央行将强化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监测和评估体系,重点关注金融机构的杠杆水平和期限错配 [3] - 央行将及时阻断金融市场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的累积,遏制金融市场的“羊群效应” [3] - 央行正考虑探索在特定情景下向非银机构提供流动性的机制性安排,以平衡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和防范道德风险 [1][4] 数字人民币与虚拟货币监管 - 数字人民币生态体系已初步建立,央行将进一步优化其管理体系,研究优化其在货币层次中的定位,并支持更多商业银行成为运营机构 [1] - 央行重申防范和处置境内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政策文件仍然有效 [2] - 央行指出稳定币现阶段无法有效满足客户身份识别、反洗钱等要求,放大了全球金融监管漏洞并增加系统脆弱性 [2] 个人信用体系政策 - 央行正在研究实施一次性的个人信用救济政策,对于疫情以来违约在一定金额以下且已归还贷款的个人违约信息,将在征信系统中不予展示 [2] - 此项措施旨在帮助个人加快修复信用记录,同时发挥违约信用记录的约束效力,计划在明年初执行 [2]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 坚持支持性货币政策立场 持续丰富宏观审慎管理工具箱
证券时报·2025-10-28 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