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解码A股并购新周期 四大战略领域重塑价值坐标
证券时报·2025-10-28 02:23

并购市场整体趋势 - 并购市场预计未来一年将呈现总量增长、结构优化的特征,并向产业整合纵深发展、跨界并购提质增效、估值体系多元化演进 [1] - 并购业务的机遇主要来自政策红利与产业升级的共振 [1][7] - “并购六条”实施以来,全市场新增重大资产重组交易超过200单 [2] 并购交易驱动因素与活跃主体 - 当前A股并购交易主要驱动因素包括战略转型切入新赛道、产业链延伸强化核心竞争力、培育第二增长曲线拓展盈利增长点 [2] - 中小型市值企业(市值20亿至120亿元)表现尤为活跃,因其既有扩张需求又具备灵活决策机制 [2] - 按证监会二级行业统计,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上市公司的重大资产重组数量居于首位 [2] 受青睐资产特征与估值考量 - 最受买方青睐的资产行业属性为高技术装备、半导体、新能源等先进制造业 [3] - 交易规模以低于10亿元的中小型并购为主,适配中小企业资金实力并降低整合难度 [3] - 买方更关注成长性与估值匹配度,对拥有核心技术的标的给予合理溢价,而非单纯追求低估值 [3] - 评估未盈利资产需聚焦技术壁垒、商业化潜力和里程碑进展三大核心要素 [3] 跨界并购的挑战与风控策略 - 跨界并购核心障碍包括行业认知断层、估值逻辑错位、整合能力短板 [4] - 风险传导呈现前端撮合难、后端整合险的特点,撮合阶段卡点在于价值判断分歧,整合阶段风险在于文化冲突与技术落地不及预期 [4] - 有效风控策略包括第三方专业力量深度介入审查、产业协同前置验证试点合作、灵活运用多种支付方式与分阶段付款加业绩对赌等条款 [4] 估值倒挂与交易结构创新 - 一级市场估值倒挂现象呈现结构性缓解,但科技领域因研发投入高、成长预期强,估值倒挂仍局部存在 [5] - 弥合估值差距需政策工具与市场化机制协同发力,例如分期支付与业绩对赌组合应用 [5] - 思瑞浦收购创芯微案例中,对不同类型投资者设定差异化估值,结合可转债支付工具,平衡各方诉求 [5] 投行业务机遇与能力建设 - 项目筛选难度加大需穿透式理解新技术,交易撮合复杂度提升需平衡多方利益,整合效果不确定性高 [7] - 投行并购业务机会集中在高端制造进口替代、绿色经济产业链整合、数字经济数据资产并购、生物医药技术平台并购四个领域 [8] - 招商证券着力以综合金融服务推动业务,深化投行、投资、投研协同,运用AI重塑数智化服务能力,并聚焦数智科技、绿色科技、生命科技三大赛道 [7] - 随着市场持续向好,私募基金参与上市公司并购的积极性将显著提升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