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面向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有为政府
新华日报·2025-10-28 04:26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意义 -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其实现依赖于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1] - 该体制的核心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旨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以适应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1] - 构建该体制是为了破除传统体制弊端,在更高起点上实现“放得活”又“管得住”,以推动经济增长与生产力发展[2] 政府职能转变的紧迫性与方向 - 传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发展过程中伴随贫富差距、城乡差距、生态环境恶化等社会与生态危机,面临新挑战[2] - 政府需突破思想观念障碍、冲破利益固化藩篱、破除影响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2] - 政府需完善行政体制、优化职责体系和组织结构、构建有利于中央与地方积极性充分发挥的央地关系[2]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政府的新要求 -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基础上做大做强做优国有经济,为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奠定物质基础[3] - 随着市场调节资源领域拓展,政府的宏观调控与经济调节职能需相应调整[3] - 加强顶层设计,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包括市场体系和平台一体化、促进市场调节手段健全性与完整性、实现市场规划和规范统一性[3] - 强化政府对资本运营的监管职能,健全资本运营法律制度,更好驾驭与引领资本[3] -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坚定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3] 政府职能的基本着力点 - 加大深化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力度,推动土地、高级劳动力、资本、数据等主要依据市场价格信号配置,以克服供需结构及产业结构失衡[4] - 弥补市场失灵,为经济发展创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重视市场机制固有的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公平性与稳定性缺陷[4] - 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包括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为公平竞争提供有力保障[4] 政府职能的新拓展领域 - 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健全和创新公共服务均等化、收入分配制度、缩小区域及收入分配差距等方面的体制机制[5] - 推动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的形成和发展,政府在产业发展方面需超前规划、政策支持,深化经济、科技、人才、对外开放等方面体制机制改革[6] - 处理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关系,有效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防止经济脱实向虚,发挥好金融监管职能、整治金融乱象、促进房地产市场平衡健康发展[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