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聚变能纳入“十五五”发展蓝图产学研各方共推产业破局
中国证券报·2025-10-28 05:03

政策规划与战略定位 - 国家“十五五”规划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明确将聚变能等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目标未来10年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 [1] - 聚变能纳入我国“十五五”规划前瞻布局范畴,产业有望迈入战略发展新阶段 [1] - 中国正以开放姿态融入全球聚变研发网络,并通过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等国际大科学工程促进合作 [8] 技术进展与研发路线 - 磁约束托卡马克为最成熟技术路径,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HL-3)实现原子核温度1.17亿摄氏度、电子温度1.6亿摄氏度,综合参数聚变三乘积大幅跃升 [4] - 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夸父启明”(BEST)计划于2027年底建成,将运用高性能超导磁体、氘氚聚变燃料等新技术 [4] - 中国正在谋划建设CFEDR聚变工程示范堆,预期2030年开始建造,2035年建成,2040年左右示范聚变能发电 [4] - 新奥集团选择氢硼聚变反应技术路线,其“玄龙-50U”装置实现高温高密度百万安培等离子体电流,但需克服更高温度(约10亿-20亿摄氏度)等挑战 [5] 商业资本与市场动态 - 全球聚变领域商业资金累计已超过100亿美元,商业资本热情自2022年后升温 [2] - 美国国家点火装置(NIF)实现能量增益(Q>1)及美国联邦聚变系统公司(CFS)成功测试20特斯拉高温超导磁体等技术突破增强了资本信心 [2][3] - 高温超导磁体被视为下一代磁约束聚变装置的变革性技术,为开发经济上有吸引力的产品提供新途径 [3] - 商业资本进入不仅带来资金支持,更带来竞争和活力,推动产学研融合 [6] 产业生态与主体布局 - 中国聚能商业化步伐加快,形成覆盖不同技术路线的多元格局,涌现出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聚变新能、新奥集团、能量奇点、星环聚能等公司 [3] - 2025年7月,中核集团牵头组建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可控核聚变创新联合体成员单位扩容至38家,并启动“聚变堆超导磁体产业化”等重点项目 [6] - 新奥集团正推进下一代聚变装置“和龙-2”的选址建造,计划投资60亿元 [6] 发展路径与时间规划 - 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规划路径:2027年开启聚变能燃烧实验,2030年具备首个工程实验堆研发设计能力,2035年建成首个工程实验堆,2045年左右建成首个商用示范堆 [4] - 专家个人预测,可能在10年到20年内看到聚变能商用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