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资本市场“十四五”改革回顾与“十五五”前景展望
中国证券报·2025-10-28 05:14

资本市场“十四五”时期系统性重塑 - 资本市场在注册制改革、多层次市场体系优化和双向开放基础上实现规模与质量双重跃升 [1] - 交易所市场股债融资规模达57.5万亿元,直接融资比重提升至31.6%,较“十三五”末提高2.8个百分点 [2] - 上证综指年化波动率降至15.9%,较“十三五”时期下降2.8个百分点,市场韧性明显提升 [5] 融资端改革与结构优化 - 新“国九条”实施后IPO市场向质量提升转变,2023年8月至2025年8月期间三大交易所主动撤回IPO申请企业约560家 [2] - 电子行业实现股权融资59家次,规模达691.87亿元,机械设备、电力设备、汽车、医药等科技行业获有力支持 [2] - A股市场日均成交额达1.67万亿元,日均总市值换手率提升至4.10%,市场定价效率持续优化 [3] 投资端改革与市场表现 - 深证成指、恒生指数、上证指数同期涨幅分别达61.87%、45.38%和39.58%,北证50、科创50、创业板指涨幅高达160.04%、110.17%和101.16% [4] - 通信、电子、计算机等科技行业涨幅居前,AI科技领域成为市场投资主线 [4] - 中央汇金等“国家队”发挥市场稳定器功能,构建逆周期调节机制 [5] 市场生态与制度建设 - “十四五”期间207家公司平稳退市,退市率从2019年0.28%提升至2024年0.97%,常态化退市机制完善 [6] - “并购六条”发布后披露230单重大资产重组,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整合产业链 [6] - 近五年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和股份回购合计10.6万亿元,较“十三五”增长超八成,相当于同期股票IPO和再融资金额的2.07倍 [7] 双向开放与国际资本流动 - QFII、RQFII额度限制全面取消,互联互通机制持续扩容,资本市场向制度型开放转变 [7] - 2025年上半年外资净增持境内股票和基金101亿美元,扭转过去两年净流出态势 [7] “十五五”时期发展方向与重点举措 - 资本市场将着力提升融资效率,构建政府产业引导基金、私募股权基金、创投基金在内的股权投资体系,引导资金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10] - 推动科创债、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等创新型融资工具发展,运用数字化手段推动供应链金融创新 [11] - 实施严格多元化退市制度,推动并购重组使上市公司吸纳新增长动能 [11] - 加大社保、保险资金等长期资本入市规模,壮大机构投资者队伍,倡导“长钱长投” [12] - 完善资本市场法律法规体系,加强监管协同与执法力度,推动境内制度规则与国际成熟市场接轨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