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判结果与美方行动 - 美方宣布暂缓启动原定于11月1日对中国商品加征100%关税的计划[1] - 美方代表贝森特在谈判后表示关税“已经不在桌上了”,在外交语言中为“暂缓执行”的最高级别表述[5] - 谈判最终没有协议、没有联合声明、没有握手镜头,美方仅以模糊表态收场[25] 美方政策调整的动因 - 美国财政赤字不断飙升,政府一度陷入停摆阴影,38万亿美元的债务让市场神经高度紧绷[7] - 美国商会公开表示对华关税每年给美国GDP造成640亿到910亿美元的损失,长期下去将导致十年内损失超过1万亿美元[21] - 美国农业州因失去中国市场而受损,大豆出口暴跌,家具、电子产品等日用品加税使美国家庭每年支出增加数百美元[19] 中方策略与立场 - 中方代表李成钢在发言中强调“坚定维护自身利益”,未高调宣布胜利或使用“成果”类词语[1][9] - 在涉及技术出口、金融市场准入、农产品关税等核心领域的闭门谈判中,中方坚决顶回美方多次试图推进的自身议题[9] - 中方首次在谈判中明确提出要求美方全面取消自2018年以来的全部对华关税与出口管制,否则“免谈”,这是谈判立场的升级[19] 关键领域博弈 - 美方试图以“放松芯片出口换取稀土出口”达成交易,但中方未让步并当场启动对美芯片巨头的反垄断调查[16] - 在贝森特扬言加税后,中方迅速加强了对稀土出口的监管,稀土问题是美国无法回避的软肋[19][23] - 中方趁机加快了内需转型、芯片自主、市场多元化等战略布局,2025年上半年中国对美工程机械出口暴涨237%[21] 谈判细节与象征意义 - 美方代表贝森特全程回避提及李成钢的名字,只泛泛地称“中方代表团”,这种回避在外交场合中并不常见[12] - 谈判结束后,李成钢没有接受记者提问,也没有与美方握手,而是直接离场,表情严肃[12] - 尽管贝森特此前夸口称中方换掉了“强硬派李成钢”是其“胜利”,但李成钢照常出席并主导了中方谈判节奏[14]
中方给了贝森特面子,但美国输了底子,特朗普:中国希望达成协议
搜狐财经·2025-10-28 0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