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今日,科创板科创成长层“迎新”!
证券时报·2025-10-28 08:05

科创板科创成长层设立与首批公司上市 - 10月28日,禾元生物、西安奕材、必贝特三家未盈利公司作为科创板科创成长层首批新注册公司上市 [1] - 科创板“1+6”政策于6月18日宣布,设立科创成长层,旨在服务技术有突破、前景广阔但未盈利的科技企业 [1] - 上交所于7月13日发布配套业务规则,32家存量公司在规则发布当日已纳入科创成长层 [1] 首批上市公司的具体情况 - 禾元生物采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是第五套标准重启后首家过会并获注册批文的公司,目前共有8个在研药品管线,其重组人白蛋白注射液(奥福民)于今年7月获批上市 [2] - 必贝特同样采用第五套标准上市,其1类创新药产品BEBT-908已获批上市,BEBT-209处于III期临床试验,另有5个产品处于I期临床试验阶段 [2] - 西安奕材采用科创板第四套标准上市,基于2024年月均出货量和年末产能统计,为中国内地第一、全球第六的12英寸硅片厂商 [3] - 新注册未盈利企业自上市之日起自动纳入科创成长层 [3] 差异化限售机制的实施与市场反应 - 网下发行同步落地差异化限售机制,对未盈利企业设置锁定比例更高、锁定期限更长的网下投资机构,可相应提高其配售比例 [4] - 三家公司为A类投资者设置了3档差异化限售档位,例如禾元生物A1档限售比例70%、限售期9个月,A2档限售比例45%、限售期6个月,A3档限售比例10%、限售期6个月 [4] - 投资者在锁定期限长、比例高的A1、A2档位报价踊跃,对应申购量合计占比约七成,A1档投资者的配售比例约是A3档的9倍 [5][6] 科创板“1+6”改革的进展与成效 - 自改革启动以来,科创板新增受理26家企业,其中未盈利企业8家 [7][11] - 采用第五套标准的企业北芯生命、未盈利企业摩尔线程、昂瑞微已分别提交注册,沐曦股份已于10月24日通过上市委审议 [7][11] - 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已扩围至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领域,已受理首家披露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的第五套标准企业泰诺麦博的IPO申请 [7] - 改革启动4个月内已新增21只科创板ETF上市,截至目前上交所上市的科创板ETF达105只,跟踪产品总规模达3000亿元 [8][12] - 32家科创成长层存量公司IPO募资净额合计达1051.97亿元 [12] 市场基础设施与投资者参与情况 - 科创成长层技术系统改造完成,股票简称添加“U”标识,新注册股票加“成”标签,存量股票加“成1”标签 [14] - 普通投资者需签署《科创成长层风险揭示书》方可参与新注册股票的申购和交易 [14] - 截至目前,共计758万个投资者账户开通了科创成长层交易权限,是存量投资者活跃账户的1.26倍 [15] - 上交所组织营业部宣讲200余场,实现了108家会员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宣导全覆盖,并在14个重点城市举办政策宣介会15场,覆盖企业、机构超1000家,累计超2300人参会 [15] 科创成长层公司的研发投入特征 - 32家科创成长层存量公司展现出高研发投入特征,例如首药控股-U的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5395.23%,海分公-U的比例为47441.25% [13] - 百济神州-U的研发投入金额达141.40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51.96%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