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6Z最新洞察:视频模型从狂飙到分化,产品化是下一个机会
 36氪·2025-10-28 08:18
在过去一年,几乎每周都有一款新的视频生成模型登场,不断刷新基准成绩:更长的视频、更真实的物理、更一致的角色与镜头语言。我们习 惯了模型性能一路狂飙、不断突破。 但今年,节奏变了。如果你密切关注基准测试,可能会感觉"进步"放缓了:大多数主流模型都能生成 10–15 秒带同步音轨的视频,效果已经相 当惊人,但也不再令人惊讶。 这并不是坏事。在A16Z合伙人贾斯汀·摩尔看来,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视频模型的"产品时代"。 简单来说,视频模型的进步,不再体现在模型参数或基准分数上,而是体现在多样性和专业化上。比如,我们开始看到不同模型在特定能力上 各自突破:物理模拟、卡通风格、多镜头剪辑……没有哪一个模型能"通吃全场",但每一个都在变得更擅长某一个维度。 与此同时,更大的机会开始从模型本身,转向"围绕模型"的产品构建:那些能简化创作流程、抽象出复杂操作的工具,正变得比模型本体更有 价值。 今天,就让我们跟着贾斯汀·摩尔来看看视频模型在过去一年的变化。 其实,大语言模型也走过类似的路径。2023到2025年,主流模型性能持续上升,之后在各种评测中逐渐趋于稳定。到了这个阶段,各家研究机构开始把重 心放在具体场景和垂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