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海通:电子化学品等新材料未来将增加有效供给 行业内龙头企业有望受益
政策导向与核心观点 - 政策强调通过供给与需求良性互动及扩大有效投资来促进发展,并着力破除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障碍[1] - 电子化学品、高端聚烯烃等新材料因国产化率较低,被认定为未来发展重点,相关企业有望受益[1] - 炼油、乙烯、PX等化工品的同质化产能较多,相关政策实施后,行业龙头企业有望受益[1] 新材料领域发展重点 - 电子化学品、高端聚烯烃、特种橡胶、功能/分离膜等产品被列入《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的重点领域[2] - 配套制造业创新中心、共享研发与中试平台、首批次应用补偿等政策工具,旨在打通从研发到产业化的全链条[2] - 政策目标是降低企业从技术样件到量产的跃迁风险,从而推动关键材料国产化进程提速[2] 化工行业产能管控 - 未来将对新增炼油与关键石化项目实行更严格的准入与核准管理,突出能效、环保、安全等约束性标准[3] - 政策将合理确定乙烯、PX等新增产能的规模与节奏,并对既有装置进行分类处置[3] - 对老旧、高耗、高排、高风险装置以改造提升为主,未达标园区须整改后方可发展[3] 炼化与长丝行业前景 - 山东地炼的一次炼油加工能力为15760万吨/年,占独立炼厂总产能的41.94%,占全国炼油总能力的16.26%,存在去化空间[4] - 随着严控炼油新增产能及地方炼厂治理,民营大炼化相关企业有望受益[4] - 涤纶长丝行业通过自发联合减产和“限产保价”策略平衡市场供需,龙头企业有望受益[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