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复旦大学教授许闲:保险应以“风险共治”为民生托底
南方都市报·2025-10-28 13:07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保险行业自1980年代开始系统化发展,经历了从为有产者保财产的1.0时代、演化为财富管理工具的2.0时代,到当前更侧重于保障归位、普惠覆盖、技术驱动和服务取胜的3.0时代 [3] - 行业正从规模扩张迈向质量提升,发展更偏重保障归位和风险共治,不再是单纯的事后补偿工具,而是通过事前防控、事中干预、事后赔付全链条服务来减少社会总风险成本 [1][3] - 各类风险保障的创新险种不断涌现,如农业险、巨灾险等,体现了保险业对保障本质的回归 [3] - 中国保险业正从国际规则的跟随者逐步转变为全球保险治理的参与者和贡献者 [4] 行业价值理念转变 - 保险的最终价值在于切实回应社会需求,而非规模或利润 [1][3] - 保险不仅是金融产品,更是国家与人民之间的风险共治契约,需以国家战略为锚点聚焦人民需求开发本土化产品 [3] - 行业价值重构正从损失补偿向风险防控转型,通过事前降低出险概率、事中避免损失扩大、事后快速赔付来减少社会总风险成本 [3] - 从赌客户不出险到帮客户少出险的转变,是社会成本降低与企业永续发展的辩证统一,开创了新时代中国特色服务型保险 [8] 公司实践案例 - 平安产险公布了防救赔用服务体系和实践案例,构建了全旅程急难救援服务体系 [1][6] - 平安行出行安全守护计划整合90家直升机公司、60支专业救援队,急难救援范围辐射全国,可实现海陆空最快15分钟内联动出救,今年以来已保障4290万人,理赔案件超3500起,提供超400次救援服务 [6] - 平安24全球守护计划专为境外出行人员打造,覆盖233个国家和地区,开创先防再救后赔的创新服务模式,在伊朗-以色列冲突期间最短1小时内启动撤离救援并接回74位同胞 [7][8] - 截至去年底,平安24体系累计服务超6000家企业、65万客户,赔偿金额累计超2.2亿元 [8] 市场痛点与机遇 - 境内旅游保险存在大而全、无差异的行业痛点,保险产品高度同质化,消费者体验被局限在事后赔付 [6] - 随着旅游政策驱动、冰雪经济和户外运动热潮兴起,旅游市场潜力显著释放,需求持续爆发,场景更加多元 [6] - 中国企业出海与个人海外出行需求增长,使海外安全风险防控成为保险服务的新课题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