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稀土的漩涡
搜狐财经·2025-10-28 14:03

近期事件与市场影响 - 2025年10月27日,中美就一项“非常可观的框架协议”达成共识,中国将继续出口稀土,暂时缓解了全球供应链的断供危机 [1][3] - 2025年10月中国实施的新一轮稀土出口管制,导致全球供应链骤然震荡,美国股市震感明显,美国政府态度强硬 [13] - 中美达成协议后,资本市场迅速给出了积极反应 [16] 稀土的战略价值与产业应用 - 稀土是钕、镨、铕、铽等金属元素的统称,是现代电子、磁材、荧光材料等的必要元素 [5] - 在AI、5G、新能源、人形机器人等2025年爆发的智能科技产业链中,稀土无处不在,例如人形机器人的关节驱动磁材、14纳米芯片的抛光粉、战斗机的高温磁体 [13] - 从工业时代的彩电、随身听到智能时代的手机、AI、电动车,稀土已融入消费电子产业的各个角落 [18] 全球稀土供需格局演变 - 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中国拥有全球最丰富的稀土储量,但缺乏消费电子品牌能力,主要出口原料,日本是最大进口国,制成高利润产品返销中国 [7] - 2000年代中国稀土出口占全球80%~90%,但利润不到10% [9] - 2010年因中日争端,中国暂停对日稀土出口,导致氧化镨钕价格在不到一年内从20万元/吨飙升至124.9万元/吨 [11] 中国的产业政策与主导地位 - 2004年起中国开始实施稀土开采总量控制,年增产不超过8% [9] - 2006年修订《矿产资源法》明确稀土战略资源地位,2009年出台出口配额制度 [9] - 2025年的中国已从资源输出国转向掌握全产业链核心技术,实施系统性封锁,管控效果更好,被限制方逃逸空间更小 [15] - 稀土的分离提纯需要上百道化学工艺,如离子型稀土连续浸矿技术、高纯稀土氧化物制备工艺,中国在此领域具有技术优势 [11][15] 其他国家的应对与困境 - 日本在2010年断供后紧急寻找澳大利亚、越南等新供应源,但或因产能不足,或因缺乏加工技术,重稀土仍高度依赖从中国进口 [11] - 美国重启芒廷帕斯矿遭遇技术瓶颈,挖出的矿石仍需运到中国加工 [16] - 欧盟推出关键原材料法案并建立稀土战略储备,但矿石提纯环节仍依赖中国,无法解决高端制造困境 [16] - 缅甸、澳大利亚、印尼等资源国有资源无技术,仍依赖中国技术支持,在大国间艰难平衡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