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辅助驾驶事故又现!企业该做些啥?

文章核心观点 - 近期智能辅助驾驶相关事故引发社会关注,行业共识是需合力筑牢安全底线,政策层面空前重视新能源汽车安全 [1] - 工信部正对《智能网联汽车 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公开征求意见,该标准针对L2级、L2+级及NOA功能设置了全方位技术要求,构建"三重安全保障" [1] - 标准将推动车企及产业链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特别是强化驾驶员状态监测系统、提升传感器与计算平台性能,并加速安全配置向中低端市场普及 [2][3][5][6][7] 政策与监管动态 - 工信部部长在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强调"坚持安全为先、质量第一" [1]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建立新能源汽车火灾事故企业报告制度、汽车远程升级报告制度,试点汽车安全沙盒监管制度 [1] - 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强制性国家标准公开征求意见期从9月17日至11月15日,标准涵盖人机交互、功能安全、预期功能安全、信息安全和数据记录等要求 [1] 车企技术升级要求 - 车企需强化驾驶员状态监测系统,升级方向盘电容感应装置、车内摄像头等硬件,并开发相应算法以实时监测驾驶员手部与视线状态 [2][3] - 需严格界定与遵守设计运行条件,通过人机交互界面清晰告知系统能力边界,防止误用滥用 [3] - 需配备或升级数据记录系统,记录系统激活、退出、驾驶员干预及关键事件前后数据以便追溯分析 [2][3] - 针对多车道功能,需使用激光雷达传感器或4D毫米波雷达以及性能更强的计算平台 [3] 供应链技术方案演进 - 方向盘离手监测技术从依靠检测转向力矩间接识别升级为电容式离手检测技术,通过微电流准确识别手部接触甚至握持姿势 [4] - 均胜电子推出电容式离手检测方向盘、驾驶员监测系统、预紧式安全带等安全产品,其方向盘技术已在国内外众多量产车型应用 [3][4] - 生命体征监测方向盘可高精度采集心率、呼吸等数据,实时监测驾驶员疲劳与健康状态 [4] 传感器与计算平台升级 - 纯视觉方案存在夜间及低矮障碍物识别局限,增加4D毫米波雷达或激光雷达有助于应对典型危险场景 [5] - 驾驶员监测系统要求更高性能摄像头和算法以准确捕捉驾驶员面部表情和眼动特征 [5] - 实现NOA功能需AI算力达128TOPS以上,计算平台需更高算力支撑高性能传感器 [5] 行业影响与市场趋势 - 标准为行业设定统一安全基线,为质量监管和事后追溯提供依据,推动资源投向技术研发 [6] - 政策推动曾专属于高端车型的汽车安全功能加速向中低端市场覆盖,预计相关技术将全面普及 [2][7] - 标准技术内容与国际协调一致,有助于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突破国际贸易技术壁垒,支持企业参与全球竞争 [7] - 标准推动行业从"技术驱动"转向"标准引领",实现技术创新与安全并重的高质量发展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