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唱响“双城记”:成渝相向而行、同向发力
每日经济新闻·2025-10-28 15:20

交通基础设施升级 - 成渝高速公路扩容项目全线首片预制箱梁架设成功,该箱梁长30米、重约106吨 [1] - 原成渝高速公路因建成30年存在路窄、弯多、坡陡、速慢等问题,扩容工程将解决这些瓶颈 [1] - 成渝间日均开行高铁动车对数约101对,日均客流量达18.9万人次,两地公交、轨道已实现"一卡通""一码通"全面推广 [15] 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 - 成都市GDP从2019年1.7万亿元跃升至2024年2.35万亿元,平均每年递增一个千亿台阶,2025年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速达5.8% [7] - 成都市培育形成电子信息和装备制造2个万亿级产业集群,以及11条千亿级重点产业链,2024年落户世界500强企业数及吸收外商直接投资额居中西部城市首位 [7] - 成渝地区是中国大陆第三、全球前十的电子信息制造业聚集地,建成全球最大OLED生产基地和中国最大柔性显示产业集聚地 [15] - 2025"投资成都"全球招商大会现场签约16个重大产业化项目,总金额超825.3亿元 [3] 科技创新体系构建 - 成都市构建"1个国家实验室+4个国家创新中心+10个大科学装置+4个天府实验室"的高能级创新体系 [8] - 成都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实现原子核温度、电子温度"双亿度"重大突破 [8] - 成渝共建西部科学城,国家超算成都中心为50余家企业、高校、院所提供算力服务,两地组织科技成果对接活动200余场次 [15] 对外开放与枢纽建设 - 成都"双机场双枢纽"年航空旅客量超8000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突破100万吨,是内地第三个迈入"8000万级俱乐部"的城市 [8] - 成都国际航空枢纽开通国内客运航线274条,国际及地区客运航线58条、货运航线37条,中欧班列(成都)累计开行超1.9万列,联通境外城市126座 [8] 政策支持与战略定位 - 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要求提升成都极核功能 [5] - 2024年9月国务院批复《成都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明确成都西部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等定位 [5] - 2024年6月四川省委省政府发布意见,支持成都做优做强极核功能,加快高质量发展 [5] 市场活力与企业生态 - 成都市经营主体从2020年292万户增至2023年395.7万户,净增超100万户,增量居副省级城市第2位 [7] - 极米科技构建"成都研发+宜宾生产"格局,体现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模式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