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烧钱、焦虑与万亿野心:OpenAI为何要推Atlas?
36氪·2025-10-28 16:33

产品发布与市场反应 - OpenAI推出名为Atlas的AI浏览器,其命名寓意AI已成为人类世界不可或缺的支柱[2] - 该发布被描述为"十年一遇的重构浏览器的机会",导致谷歌股价在发布会当日下跌2.37%,盘中一度下跌4%,市值蒸发约1000亿美元[2] - Atlas的核心定位是将ChatGPT深度内置,实现传统浏览器难以企及的"记忆"能力与"智能体"模式[4] 产品功能与用户体验 - Atlas支持从Chrome浏览器一键导入数据和插件,底层基于Chromium引擎以保证兼容性和低上手成本[7] - 深度整合AI对话体验,用户可在任意标签页直接与ChatGPT交互,Cursor Chat功能支持选中文本直接编辑或改写,提升写作效率[8][9] - 智能侧边栏允许用户在任意页面召唤ChatGPT,基于当前页面内容执行总结、解释等任务,实现多轮对话而非单次搜索跳转[10][12] - Agent模式支持AI自主完成多步骤任务如预订会议或购物,但该功能目前仅向ChatGPT Plus/Pro等订阅用户开放[13] - 记忆功能可记录用户浏览历史,例如按品牌和价格区间整理曾查看的商品信息,初步实现AI个人助理愿景[15][17] 技术局限与挑战 - Agent模式实际效率较低,测试显示完成删除营销邮件等操作需近10分钟,且切换标签页会中断流程,实用性受限[18] - 第三方测试报告指出,Atlas在处理复杂任务时成功率下降,存在"AI幻觉"及因版权限制无法总结视频内容等问题[19] - 产品仅支持搭载Apple Silicon芯片的macOS设备,暂未覆盖Windows、iOS和Android平台,用户范围严重受限[4][24] - 浏览器存在卡顿问题,资源占用较高,整体稳定性和完成能力有待优化[21][22] 隐私安全与责任界定 - 记忆功能默认关闭且需用户授权,但浏览记忆能力本身引发隐私争议,用户可管理ChatGPT可访问的内容或使用隐身模式[23] - 尽管投入数千小时进行安全测试,AI代理仍可能被恶意网站钓鱼,例如伪造网址误导用户,且出错时责任界定模糊[23] 战略意图与行业竞争 - Atlas旨在通过"答案即服务"模式削弱传统搜索入口价值,为原生广告、商品推荐等盈利路径开辟空间[36] - 浏览器作为流量入口可获取海量用户行为数据,用于训练更智能的AI模型,并为实现通用人工智能积累资源[38] - 全球AI浏览器市场规模预计从45亿美元增长至768亿美元,中国厂商如QQ浏览器、夸克等也已布局AI功能重构体验[39] - OpenAI近期密集发布产品,包括切入电商的"即时结账"功能及视频社交应用Sora App,同时挑战谷歌、亚马逊和Meta[41] 财务压力与商业化挑战 - 公司上半年营收43亿美元,但研发支出达67亿美元,预计全年现金消耗85亿美元,需尽快实现130亿美元年收入目标[42] - ChatGPT在欧洲市场付费用户增长停滞,周活跃用户8亿中仅2000万为付费用户,商业化进程面临天花板压力[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