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钞机”重启?央行时隔三个季度恢复购买国债,年底货币宽松?
搜狐财经·2025-10-28 19:22
民众、机构购买国债实质是将闲置资金借予国家,到期收回本金并获取利息,这一过程并不创造新增货币,仅是货币在不同主体间的转移。 与财政部不同,央行不承担国家融资职能,其核心职责是调控市场流动性。当前我国仍处于发展关键期,央行政策重心在于扩大货币供应,"回收流动性"在 可预见未来不会成为主要考量。央行投放货币的工具多样,既包括公众熟知的降准、降息,也有相对少用的二级市场国债购买。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表示"鉴于当前债券市场运行平稳,将重启二级市场国债交易"。这一看似平常的表态 背后,实则透露出我国货币政策或将迎来新一轮宽松周期的信号。要理解这一决策的深层含义,需先弄清楚央行买卖国债的实质意义。 许多民众对国债存在认知误区,误以为央行购买国债等同于"左手借钱给右手"。这种误解源于对政府各部门职能分工的不清晰。 事实上,国债由财政部发行,本质上是国家向社会公众融资的行为。例如,财政部每月定期发行三年期、五年期储蓄国债,因利率高于国有大行同期存款利 率,常出现"秒空"现象。 以2024年数据为例,央行自8月重启国债交易后,连续五个月净买入国债,累计净买入达1万亿元。相当于五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