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执行与成效 - 2024年11月以来金融总量合理增长,社会融资成本处于历史低位 [2] - 2025年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7%,广义货币供应量余额同比增长8.4% [2] - 2025年9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14% [2]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保持在1.75%—1.85%左右,扭转了2024年单边较快下行的趋势 [3] - 下一步将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研究储备新的政策举措,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6] 金融市场表现 - 金融市场顶住高强度外部冲击考验,预期明显改善、信心大幅提升 [2][3] - 2024年11月至2025年9月,上证综指累计上涨18.4%,2025年10月突破3900点创10年来新高 [3] - 2025年8月以来沪深股票日均成交额约2.3万亿元,大幅高于去年同期日均约7000亿元的水平 [3] - 2025年6月以来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保持在7.1—7.2元左右,跨境资本流动总体均衡 [3] 金融业机构运行状况 - 2025年9月末金融业机构总资产超520万亿元 [3] - 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15.36%,不良贷款率1.52% [3] - 保险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186% [3] - 证券公司平均风险覆盖率295%,期货公司平均风险覆盖率226%,均显著高于监管标准 [3]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 - 2024年11月至2025年9月,A股共98家企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融资918亿元,其中86%为民营企业,92%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 [4] - 同期上市公司再融资9968亿元,相当于前两年总和 [4] - 2025年9月末科技贷款同比增长11.8%,绿色贷款增长22.9%,普惠贷款增长11.2%,养老产业贷款增长58.2%,数字经济产业贷款增长12.9%,均明显高于全部贷款增速 [5] - 超600家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约1.4万亿元 [5] 金融监管与执法 - 2024年11月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处罚责任主体1978人(家)次,金融监管总局处罚银行保险机构4127家次,中国证监会处罚责任主体1423人(家)次,国家外汇局查处外汇违法违规案件959起 [3] - 下一步将大力整治金融机构无序非理性竞争,强化董事、高管任职资格准入管理,加强穿透式监管 [6] - 继续加强金融法治建设,统筹推动金融法、中国人民银行法等金融重点领域立法修法 [2][6]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 2025年9月末全国融资平台数量较2023年3月末下降71%,存量经营性金融债务规模下降62%,风险明显缓释 [5] - 发挥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作用,指导商业银行通过"白名单"机制新增贷款2.2万亿元 [5] - 完善金融风险防范、预警和处置机制,设立中国人民银行宏观审慎和金融稳定委员会 [5] - 下一步将继续发挥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作用,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巩固资本市场向好势头 [7] 金融改革与开放 - 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大型商业银行做好资本补充后续工作,制定政策性银行业务分类监管政策 [7] - 大力发展债券市场"科技板",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促进股权投资行业高质量发展,提升直接融资比重 [7] - 推进金融高水平双向开放,推进上海、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做好金融支持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 [7] - 持续推进自主可控跨境支付体系建设和发展,跟踪研判海外经济形势及政策影响,坚决维护国家金融安全 [7]
国务院:金融市场顶住高强度外部冲击,将研究新货币政策举措
南方都市报·2025-10-28 2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