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股市投资趋势 - 贸易紧张局势缓和与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提振全球股市,日本股市一度突破5万点,欧美股市迭创年内新高 [1] - 境内资本通过QDII、港股通等渠道积极投资境外股市以增厚收益,目标为年底前将境外投资组合整体收益再提升3-5个百分点 [1] - 境内私募基金增加境外股市投资,重要目的地为港股,截至10月27日南向资金净流入额已突破1.2万亿港元 [2] 境内私募基金投资策略与配置 - 部分公司70%仓位投向美国、韩国等境外股市,其中人工智能板块持仓占比逾50%,区块链与新消费板块持仓占比分别为10%与20% [2] - 投资策略包括以合理价格投资竞争力强、成长性高的卓越企业,并恪守安全第一准则,如不使用资金杠杆、购买看跌期权对冲风险 [7] - 允许研究员10%的仓位进行自主建仓,例如趋势投资或期权投资(不高于1%),以避免错失市场机会 [7] 港股市场投资逻辑 - 境内私募基金积极配置港股,原因包括港股估值持续偏低存在修复空间,以及中国科技竞争力提升带动科技板块估值回升 [3] - 南向资金持有港股通标的股票市值达62139.18亿港元,占标的股总市值的14.52%,持有股数占标的股总股本的18.95% [3] - 港股投资机会存在于AI算力产业链上游的铜、铝,AI应用端软硬件,以及新消费板块 [3] 美股及AI板块投资焦点 - 全球资本持续追捧AI产业,带动美股AI热门股股价迭创新高,创造可观投资回报 [4] - 部分公司自2021年开始关注美股AI GPU板块,2023年起大规模加仓并收获可观回报,视AI为有史以来最大的投资机会 [5] - 投资逻辑基于资本市场对AI产业的看涨情绪,认为AI未来发展空间巨大,将广泛变革各行各业 [5][6] 境内私募基金的挑战与优势 - 相比欧美投资机构,境内私募基金的优势在于研究员的刻苦与专注,积极寻找估值合理且成长空间广阔的企业 [2] - 挑战在于境外上市企业调研频率较低,且需对欧美股市游戏规则从了解到精通,可能需缴纳学费 [2][6] - 在港股市场因熟悉相关产业政策与技术路径而更有把握,定价权持续提升;在美股市场则需花费更大精力 [6]
全球股市“财富效应”凸显,私募基金“出海”寻金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10-28 2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