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两大石油巨头遭封杀!俄核威慑背后是经济困局,谁能笑到最后?
搜狐财经·2025-10-29 00:35
作者|老王 当欧美联手将俄罗斯两大石油巨头推上制裁名单,当欧盟彻底关闭液化天然气进口大门,当"战斧"导弹的去留成为全球焦点,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达到了新 的高潮。 这不是简单的经济围剿,而是一次对俄罗斯国家命脉的精准打击——目标直指其特别军事行动的资金来源。 美国与欧盟祭出前所未有的组合拳:对俄石油公司和卢克石油实施全面制裁,二者合计掌控着俄罗斯半数原油出口;欧盟不仅禁止俄液化天然气进入市场, 更将原油价格上限压至每桶47.6美元;金融层面,交易禁令扩大至更多机构,并首次将加密货币平台纳入监管范围。 西方意图清晰:切断资金流,逼迫战场退场。 这一系列动作,被外界普遍解读为核威慑的展示。 然而,这种威慑的实际效果值得怀疑。 美俄同为核大国,具备"相互确保摧毁"能力。正因如此,核武器在双方博弈中本质上是防御性工具。 任何一方发动先发制人的核打击,都将引发对方毁灭性反制,结果必然是两败俱伤,国土沦为废墟。这既违背国家生存的根本利益,也与领导人维护政权稳 定的个人诉求相悖。 因此,大国间的直接冲突必然被限制在常规战争或代理人战争范畴。 历史经验同样佐证这一点: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中,尽管苏联拥有核武,但在海上力量不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