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趋势与市场前景 - 技术周期与市场需求共振,2025年可能是中高阶智能驾驶系统级芯片放量元年,技术向上突破与向下普及双线并进 [1] - 预计至2028年,中国及全球乘用车市场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系统级芯片规模将分别达到496亿元和925亿元,2023至2028年复合年均增长率预计为28.6%和27.5% [1] - 主流汽车制造商推动“智驾平权”,在20万以下车型中推广搭载中阶算力芯片的智能驾驶方案,有望进一步打开中高阶智能驾驶芯片增量市场 [1] 产业链竞争格局 - 长期来看,仅头部车企会自研芯片,第三方芯片厂商下游市场空间可能超出预期 [2] - 低端智能驾驶方案将成为各车型标配,竞争核心在于同质化方案下的更低供应成本 [2] - 中端及少部分高端方案是第三方供应商竞争重点,比拼重点为方案的性价比 [2] - 高端方案为自研主战场,竞争核心在于企业对智能驾驶/物理AI领域的理解深度、组织效率及资源倾斜度 [2] 公司竞争力分析 - 公司具备健全的硬件产品矩阵,并与算法公司建立广泛产业联盟以补足算法能力 [2] - 管理团队具备技术前瞻性,战略布局了跨域计算芯片及机器人相关业务,可能成为公司第二增长极 [2] - 公司积极开拓客户,定点量产车型持续增加,重点客户突破有望打开长期增长空间 [2]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额为19.7亿元,为产品开发和新业务探索提供保障 [2] 公司财务与估值 - 预计公司2025至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50亿元、16.16亿元、23.4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79.23%、90.12%、45.05% [3] - 因处于前期研发投入和客户拓展关键时期,采用市销率估值法,参考可比公司2025年平均市销率约为17.8倍 [3]
黑芝麻智能(02533.HK):物理AI芯片黑马 迎来产品与客户双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