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从何来?
■记者手记 ◎记者 刘雪 赵彬彬 雄鸡破晓,晨光初照。山东半岛最东端,威海荣成的成山头最早醒来。 相传,秦始皇曾东巡至此,望洋生叹,感慨天之尽头。 如今,这座海滨之城,以海洋为基、以制造为核、以开放为翼,构建了独具特色的现代产业格局。 这里海洋经济发展强劲。2024年,威海全市海洋生产总值达1426.6亿元,占GDP比重38.2%,正在向 1500亿元目标迈进。 这里创新动能汹涌澎湃。"威海壹号"卫星成功发射;碳纤维产业跻身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医 疗器械产业创新引领,威高集团等牵头建设7家省重点实验室,带动新增21家省级创新平台。 几千年来,那块书写着"天尽头"的巨石,安然矗立,见证着沧桑巨变。 明洪武年间,设威海卫,威震海疆。威海之名由此而来。自春秋"渔盐之利"至汉唐"海上丝路",这片热 土孕育了开放与进取的精神特质。 光威复材——从一根钓竿起步,历经26年攻坚,突破T1100级碳纤维技术壁垒,成功打破国外垄断,实 现从渔具制造到航空航天新材料供应的跃升,成为国家新材料战略的重要支撑。 威海广泰——在空港设备领域持续深耕,成为全球唯一一家能为一个机场配齐所有空港地面装备的厂 商,产品覆盖全球超千个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