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扬帆向海启新程
中国证券报·2025-10-29 05:10

文章核心观点 - 南通市凭借交通格局重塑、跨江融合与向海发展战略,经济能级显著提升,2025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跃居全国万亿城市第18位 [1] - 通过构建六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加速形成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及推动产业智改数转,区域经济正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 [5][6][7][8] - 以构建区域创新生态、引金融活水、梯度培育企业为抓手,系统破解人才与科创短板,培育新质生产力 [9][10][11][12][13] 交通枢纽建设 - 海太长江隧道右线施工超1600米,该通道全长39.07公里,为国内在建距离最长、断面最大的公路水下盾构隧道 [2] - 南通加速形成"八龙过江"格局,苏通第二过江通道于2025年启动建设,未来南通至上海通勤时间将缩短至45分钟以内 [2] - 跨江通道建设推动南通从"交通末梢"跃升为"区域枢纽",实现与上海、苏南的交通同城化 [2] 跨江融合与产业协同 - 全市50%以上企业与上海、苏南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近三年招引来自上海和苏南的规上制造业企业超450家 [4] - "总部在上海、苏南,基地在南通"的产业协作模式成常态,如霖鼎光学通过上海"飞地孵化器"实现"上海孵化、南通转化" [3] - 2025年9月南通与上海长兴岛、崇明区签署协议,共同打造世界级船舶海工产业集群,推动产业链深度互联 [3] 向海经济发展战略 - 南通拥有海岸线276公里、海域面积8949平方公里,2024年海洋经济生产总值达2606亿元,占江苏省1/4份额 [4][5] - 目标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力争2025年涉海产业规模突破万亿元,在库推进涉海重点产业项目125个,总投资超2400亿元 [5][6] - 船舶海工产业规模占全国1/4,预计2025年产值达2200亿元;正打造海洋装备之都、先进材料蓝海、新型能源绿岛三大地标产业 [6] 产业集群与产业升级 - 六大千亿级产业集群(船舶海工、高端纺织、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2024年产值突破1.2万亿元,占规上工业比重81.8% [7] - 全市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达3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175家(另有57家进入公示名单) [7] - 累计实施智改数转网联项目1.63万个,覆盖企业超6400家,2025年入围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 [8] 科技创新与金融支持 - 建有40家校地共建大院大所,包括北京大学长三角光电科学研究院等;首个大科学装置"极地与极端环境模拟设施"预研项目落地 [10] - 70%规上工业企业与上海80%高校院所建立协同创新关系,长三角国创中心南通分中心等平台落户 [11] - 形成1200亿元规模政府投资基金集群,累计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近600个,培育上市公司及专精特新企业40余家 [11][12] 企业梯度培育体系 - 近三年净增高新技术企业1962家,年均增长654家;拥有知识产权的泛科技型企业突破11000家 [13] - 构建五级梯次培育体系,2家企业入选中国独角兽企业,4家上榜省独角兽企业 [13] - 2024年新增两家百亿级企业,6家评为省级制造业领航企业,加速形成"千亿引领、百亿撑腰"企业矩阵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