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三季度股债跷跷板效应显著 公募规模排位赛格局悄然生变
证券时报·2025-10-29 06:36

行业整体规模与表现 - 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总规模三季度末达36.45万亿元,较二季度末34.05万亿元增长2.41万亿元,连续两个季度大幅增长 [1] - 非货管理规模三季度末超过22.05万亿元,连续两个季度实现超万亿元规模增长 [2] - 指数及指数增强基金三季度规模增长1.1万亿元,混合型基金增长近6000亿元,海外投资基金增长2253亿元,债券基金规模则缩水1428亿元 [1] 基金公司规模排名与变动 - 易方达基金和华夏基金是非货管理规模唯二超万亿元的公司,均超过1.5万亿元 [2] - 广发基金、富国基金、南方基金、嘉实基金非货管理规模处于8000亿元至1万亿元的第二梯队 [2] - 易方达基金三季度非货管理规模单季度增长超2500亿元,位列全市场第一 华夏基金和富国基金规模增长超1500亿元,南方基金和华泰柏瑞基金增长超1000亿元 [2] - 南方基金、华泰柏瑞基金非货管理规模排名上升一位,景顺长城基金排名上升两位 [2] - 超70家公募三季度非货管理规模出现下滑,其中7家公司单季度缩水均超百亿元 [5] 产品类别表现与资金流向 - 权益市场表现显著优于债市,资金从纯债基金流向含权资产,股票ETF与"固收+"产品成为主要资金流入类别 [4] - 主动权益基金(含QDII)三季度末规模约4.3万亿元,较二季度末增长超7000亿元,为近几个季度以来最大增长 [7]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三季度规模增长508.77亿元,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易方达沪深300ETF、华夏沪深300ETF和嘉实沪深300ETF规模均增长超300亿元 [4] - 永赢稳健增强、景顺长城景颐丰利、中欧丰利三只"固收+"产品三季度规模分别增加273.31亿元、222.25亿元和186.47亿元 [5] - 规模缩水超百亿元的5只非货基金产品均为债券基金 [6] 驱动规模增长的关键因素 - 部分基金公司抓住被动投资机遇,ETF管理规模持续攀升对其规模排名提升起到关键作用 [3] - 南方基金旗下南方中证500ETF三季度规模增长266.6亿元,华泰柏瑞恒生科技ETF规模增加153.75亿元 [3] - 景顺长城基金在"固收+"领域加大布局,旗下景顺长城景颐丰利产品三季度规模增长超200亿元 [3] - 科技主题主动权益基金业绩突出,中航机遇领航、中欧数字经济、永赢科技智选三只产品三季度规模增长均超百亿元,年内涨幅分别高达143.06%、147%和223.81% [7] - 永赢基金主动权益基金(含QDII)今年以来规模增长765.13亿元,增量位列全市场第一 [7] 规模缩水的主要原因 - 债市三季度持续震荡,导致一些固收大厂旗下债券基金遭遇较多赎回,拖累其非货管理规模排名 [3] - 业绩表现不佳以及基金经理出走是大多数主动权益基金规模缩水的重要原因,三季度共有16只主动权益基金规模缩水超10亿元 [8] - 多数中小公募因旗下债券基金遭遇较多赎回,同时权益基金规模未能大幅增长且缺失ETF产品布局,导致规模明显缩水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