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解码创新药企三季报 授权交易“加速跑” 下一个时代机遇在哪?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10-29 07:13

行业整体趋势 - 中国创新药产业正迎来政策、产业、资本“三期共振”的复苏新起点 [1][12] - 在创新与国际化双轮驱动下,本土药企转型成效不断显现 [2] - 国内创新药市场正处于“量增质变”的关键阶段,市场对创新药的要求已从“有”转向“优” [7]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创新药业务发展交易总额达635.5亿美元,已超2024年全年,单笔超10亿美元交易达16笔 [9] 头部公司财务与研发表现 - 恒瑞医药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231.88亿元,同比增长14.85%,归母净利润57.51亿元,同比增长24.50%,研发费用49.45亿元,累计研发投入超500亿元 [1] - 华东医药2025年1-9月营业收入326.64亿元,同比增长3.77%,归母净利润27.48亿元,同比增长7.24% [2] - 恒瑞医药已在中国获批上市24款1类创新药和5款2类新药,有100多个自主创新产品正在临床开发 [3][4] - 华东医药在三大核心治疗领域实现全球首创新药突破,创新药研发中心推进90余项管线项目,2025年至今产品共获得5项上市批准 [4] 创新成果与管线进展 - 恒瑞医药前三季度新药上市申请获受理13项,疾病领域涵盖肿瘤、代谢和心血管疾病等,包括GLP-1/GIP双重受体激动剂HRS9531 [3] - 华东医药构建起以ADC、GLP-1和外用制剂为核心的三大特色产品矩阵,正积极准备三款创新产品的医保谈判工作 [4] - 全新靶点药品数量仅11个,远低于美国的43个和欧洲的24个,中国Top20企业的全球首创新药管线数量仅为全球Top20药企的三分之一 [5] - 靶点同质化问题突出,中国前20位热门靶点集中度高达41%,而美国仅为28% [5] 业务发展与出海合作 - 恒瑞医药与GSK达成合作,共同开发至多12款创新药物,获得5亿美元首付款,潜在总金额约120亿美元 [8] - 恒瑞医药以“NewCo模式”将HRS-1893海外权益授权,首付款含现金及股权共6500万美元,潜在里程碑付款最高可达10.13亿美元 [8] - 中国创新药企与跨国药企的合作模式出现变化,如信达生物与武田制药采用联合研发模式,更聚焦资产质量和技术平台优势 [10] - 港股成为亚洲最大生物科技融资中心,2025年1-8月上市生物科技企业16家,募集资金净额221.97亿港元 [13] 政策与监管环境 - 新一轮“创新药物研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已正式启动,计划用十年实现从侧重品种研发向建设新药创制能力等四个转变 [4][6] - 中国香港有望在2026年具备独立药品审批能力,通过“香港审批、国际互认”机制为本土创新药走向国际提供制度支撑 [12] - 港交所推出“科企专线”制度,为生物科技企业设立专项快速通道,已收到超50家企业的上市申请,其中生物科技企业超60% [13] 资本市场动态 - 2025年1-8月,港股上市59家企业,较去年同期增长37%,合计募集资金净额1344.66亿港元,占全球总量24% [13] - 目前有超40家生物科技企业排队待发,创新药企业有22家,研发方向聚焦肿瘤免疫、新型疫苗等高技术壁垒领域 [13]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医疗健康产业一级市场共完成357笔融资交易,累计融资金额35亿美元,较2024年同期融资数量减少14%,融资金额减少27%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