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概述 - 东帝汶于第47届东盟峰会上被正式接纳为东盟第11个成员国,这是东盟本世纪以来的首次扩容 [1] 东帝汶经济背景与入盟挑战 - 东帝汶经济规模小且连续萎缩,2024年GDP仅为18.81亿美元,人均GDP为1343美元,被列为最不发达国家,约三分之一居民每日生活费不足2美元 [2] - 产业结构严重失衡,高度依赖油气收入和外国援助,非油气经济以传统服务业和农业为主 [2] - 人均GDP远低于东盟平均水平(约5000美元),且在法律框架、贸易机制等方面与东盟存在差距,导致其入盟申请历时多年才获批准 [2][3] 入盟对东帝汶的潜在机遇 - 获得进入GDP总量约3.6万亿美元的区域市场的机会,其农产品、渔业产品等可享受东盟自由贸易区关税优惠 [7] - 有助于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业和油气资源开发等领域 [7] - 可能获得东盟“减贫基金”等机制的技术与能力转移,帮助提升治理能力和营商环境 [7] - 连接东南亚与南太平洋的战略位置、未开发的油气资源及年轻的人口结构(中位年龄仅19岁)被视为长期潜力 [8] 对东盟的影响与战略意义 - 东盟此次扩容在大国竞争加剧背景下,旨在展示中心性与自主性,强化区域合作机制的韧性 [4] - 吸收东帝汶使东盟版图基本与东南亚地理版图重合,释放出维护“东南亚团结”的政治象征意义 [4] - 东帝汶GDP仅占东盟总量的0.08%,其加入将进一步拉大内部差异性,增加治理成本和经济负担 [8] - 东盟可能采取“多速一体化”路径,允许新成员在贸易便利化等领域有更长适应期,以应对内部协调难题 [8] 中国与东帝汶关系的展望 - 中国与东帝汶历史关系良好,双方已于2023年将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并在2024年就共建命运共同体达成共识 [9] - 中国企业在东帝汶承建了国家电网、苏艾高速公路、蒂坝港等标志性基础设施项目 [9] - 中国是东帝汶主要贸易伙伴,在农业技术援助等方面有合作,东帝汶加入东盟可能为中国与东帝汶的合作开辟更广阔天地 [9]
东盟时隔26年扩容 探路“多速一体化”融合机制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10-29 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