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美妆市场平台竞争格局 - 双11竞争格局从传统货架电商(天猫、京东、拼多多)转变为内容平台(抖音、快手、小红书)以闭环电商身份全面参与,推动行业向“场景电商”转型 [4] - 天猫坚持“品牌主场”定位,通过新品首发和品牌旗舰店运营强化数字化阵地,双11预售首小时通过淘宝直播支付定金的用户实现双位数增长,破亿直播间数量超过去年同期 [4] - 京东凭借物流与正品保障巩固用户,其APP活跃用户数在10月9日至10日同比增长47.6%,美妆等超过200个品类同比增幅突破300% [8] - 抖音电商采用双阶段策略并推出多项激励措施,大促首日平台销售额破亿元品牌数量同比增长800%,破千万元单品同比增长500% [8] - 小红书电商通过内容种草与直播结合,例如章小蕙首场直播吸引89.8万人次观看,单场GMV突破1.8亿元,其品牌产品玫瑰盒子销售额达3000万元 [12] 美妆品类销售表现与品牌排名 - 天猫双11美妆品类表现亮眼,预售1分钟珀莱雅率先破亿,雅诗兰黛、兰蔻、CPB、修丽可、海蓝之谜均在几分钟内破亿 [4] - 预售15分钟修丽可AGE面霜成为首个破亿的美妆单品,预售4小时内14个美妆单品破亿 [4] - 开售首小时80个品牌成交破亿,30516个品牌成交翻倍,18919个品牌首小时成交超去年全天 [4] - 品牌榜单显示国际大牌如兰蔻、雅诗兰黛、海蓝之谜等仍盘踞前列,但国货品牌珀莱雅、薇诺娜、可复美、毛戈平上榜显示国货潮流势头 [4][6] - 抖音平台美妆护肤品牌榜中,珀莱雅、韩束等品牌破亿,赫莲娜、欧莱雅、娇韵诗等国际品牌也实现破亿销售额 [11][12] 消费者行为变迁与市场趋势 - 消费者行为转向理性,调研显示74.77%的首单消费者购买“日常刚需商品”,仅7.69%因“参与感”购物,51.27%用户因“刚需商品价格给力”购买 [16] - “该省省该花花”成为主流消费观念,仅24.94%用户受“大促氛围”影响冲动消费,仅8.39%消费者关注“情绪价值” [16] - 消费者对复杂促销规则和不同直播间价格不一致问题产生信任危机,增加“选择成本”,并开始拒绝被“囤货机制”绑定 [16][17] - 购买力向更确定的价值点汇聚,追求极致质比的“精明消费”,同时消费选择与个人审美、健康理念和可持续价值观绑定 [20] - 前台消费市场变化表现为“绿色消费、国潮兴起、原创设计”等标签突出,后台对平台技术、物流效率需求攀升 [20]
双11大盘稳住了,但消费者不爱“囤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