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重启国债买卖操作背景 - 央行于2025年10月27日宣布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此前操作曾于2025年1月暂停[2] - 2024年8月至2025年1月期间,央行通过国债买卖操作净买入债券面值累计达1万亿元,2024年8月净买入1000亿元,2024年9月、10月、11月各净买入2000亿元,2024年12月净买入3000亿元[2] - 操作暂停原因为市场避险情绪与降准降息预期高涨,资金涌入债市导致10年期国债收益率被压至1.6%的历史低点,央行购债可能进一步扭曲市场定价[3][4] 国债买卖操作对利率市场的影响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低点1.64%逐步上行至1.84%,因股市冲高引发债市回调[4] - 国债收益率作为无风险利率基准,是银行存款利率的重要参考指标,其上行与银行下调存款利率的初衷相悖[6][7] - 央行重启购债可通过手动调低国债收益率,为银行存款利率下调创造空间[9] - 操作释放货币宽松信号,为后续降准、降息打开窗口,市场预测2025年还有两次LPR下调机会,可能累计降息10个基点[10] 对房地产市场及银行体系的传导效应 - LPR下调可能使常规房贷利率跌破3%,进入2%区间,缓解购房压力[11] - 银行净息差收窄,存款利率若不下调将推高资金成本、压缩利润,央行操作有助于银行降低资金成本并维持信贷投放能力[8][10] - 部分城市房价同比下跌(如一线城市跌9.8%、上海跌10%、广州跌12%),低利率环境或刺激低迷市场[11][13] 对债券市场及流动性的直接影响 - 央行购债操作相当于向市场注入流动性,2025年到期国债约8000亿元,央行可能以净买入为主[11][16] - 操作被视为"最终买家"托底信号,可遏制债市恐慌性抛售,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在消息公布后应声下跌(债券价格上涨)[16] - 操作强化市场对后续降准降息的预期,有望提升债市做多信心[18]
央妈重启买卖,放水信号来了!
搜狐财经·2025-10-29 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