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类窄品,低效零售自残的利器
36氪·2025-10-29 12:27
当今零售业中,奥乐齐的一举一动,都是关注的焦点,尤其是1000平米1500支单品单日销售100万,更 是创造了业界神话。有人觉得匪夷所思,也有人认为是"造神"运动,但奥乐齐新店接二连三屡创新高 后,好奇的探店者爆出其极致性价比的商品,所有的质疑之声全体失语,继而其极简商品组合瞬间成为 热议焦点,商品配置宽类窄品的概念,继调改、裸采后,成为2025年最热专业术语。宽类窄品,是否适 用于每个零售企业的每个阶段,笔者与处于不同层次的多位零售老板沟通,回答是肯定的。 01 宽类窄品,货架觉醒的开始 众所周知,零售业一贯以来被冠以类金融行业,原因是几乎所有的商品都是有账期的,在合同中大部分 都有"经销月结,次月15号对账,25号结款"。从这一条款我们就可以看出,本月底结算上月货款,实际 零售企业卖场、库房的商品,都是供应商的,对于商品的动销、贡献,其实零售企业不是特别在意,因 为销售不好的商品,在下次结算前退货,零售企业就没损失,甚至有的零售企业因商品周转不佳,延后 付款的情况也屡见不鲜。而供应商,在供货前,把资金成本、退货成本都已精确的计算过了,将此全部 加在了供货价中,因为为此类费用和成本买单的,既不是零售企业,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