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前海外资逆势增长25.4% 科技叙事与服贸开放成新引擎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10-29 14:49

前海外资利用总体表现 - 前三季度前海合作区实际使用外资152.7亿元,同比增长25.4%,占深圳市比重56.4% [1] - 实际使用港资122.6亿元,同比增长40.6%,占前海实际使用外资比重80.3% [1] - 外资增速较上半年的15.9%提升9.5个百分点,显示信心持续增强 [1] - 已有超1.2万家外资企业在前海落户 [1][6] 外资投资逻辑转变 - 跨国企业对华投资逻辑从追求成本优势转向深度嵌入中国创新体系 [1] - 全球资本流动新逻辑为押注技术协同,而非简单产能布局 [2] - 外资对要素密集型、附加值偏低的传统制造业投资倾向明显下降 [4] - 外资积极融入中国创新体系,从单一产能合作转向技术协同与产业链深度嵌合 [4] 科技创新成为投资突破口 - AI驱动的"科技叙事"与重点领域制度型开放形成共振 [1] - 前海集聚了5.5万家科技企业,是大湾区科技服务密度最高、创新浓度最足的区域之一 [6] - 深圳机器人"八大金刚"、杭州"六小龙"等科技新锐让外资看到中国经济韧性 [4] - 大摩、瑞银、高盛、德意志银行等国际大型投资机构"看多"中国资产 [4] 重点外资项目案例 - 通力电梯在前海设立中国南方总部,建设研发中心、智慧物流与装配中心 [4][5] - 国泰航空在前海落地其在内地规模最大办公场所,面积超2500平方米,承担全球系统开发与技术支持任务 [5] - 国泰航空每年在数字化和信息科技领域投资超30亿港元 [6] - 日本爱思专利事务所在前海设立在华常驻代表处,成为深圳首家获批的外国专利代理机构常驻代表处 [8] 服务贸易领域开放与进展 - 前三季度我国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4109.3亿元,占总量的超七成 [6] - 前海不断加大服务贸易开放力度,优化资金、人员、数据等要素跨境流动 [8] - 电信领域已有15家外资企业获得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试点批复 [10] - 金融领域前海QFLP、QDIE试点机构占深圳近八成,其中港资机构占全市九成以上 [11] 政策支持与营商环境优化 - 前海管理局出台多项科创专项政策,对港资、外资企业提供"真金白银"扶持 [12] - 符合条件的研发中心可获最高200万元研发准备金,跨国企业全球研发中心可叠加获最高600万元支持 [12] - 企业申领外资奖励资金材料减少70%,系统实时审核,流程从3个月缩短至10天 [16] - 华南美国商会统计显示超52%的会员企业计划未来在前海开设新办事机构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