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体系的锚定机制演变 - 当前国际货币体系面临锚定缺失困境,传统美元霸权因与中国产能脱钩而暴露特里芬两难问题,即流动性需求与币值稳定难以兼顾 [1] - 全球化时代美元依赖中国产能吸收其流动性,脱钩后美元缺乏实体支撑,转而以科技作为新锚 [1] - 2000年至2008年大繁荣时期,基于比较优势国际分工构建的全球价值链释放强大商机,低物价状态很好吸收美元日益增长的流动性,暂时规避特里芬两难 [5] - 中美脱钩后美元大量流动性失去依靠全球资源配置效率改善带来的全球化利润上升局面,出现脱实向虚局面,资产价格高歌猛进而实业投资疲软 [7] 科技作为新货币锚的影响 - 美国科创板块已成为关键焦点并吸引大量资金流入,若该板块出现问题将引发美国金融生态系统性风险甚至全球连锁反应 [2] - 科技板块如今将科技确立为全球风向标的货币锚,为稳定币加杠杆提供应用场景,科技板块断崖式断裂将导致比特币市场全面清场 [2][11] - 西海岸企业吸引东海岸资金流向科技赛道,在一定程度上支撑美元信用,形成新科技锚巩固美元地位 [10] - 破坏性创新面临股市AI板块估值泡沫挑战以及去中心化新风险,解决中心化机制美元特里芬两难问题却滋生新脱锚挑战 [2][12] 当前市场异象与资产表现 - 黄金价格持续上涨,同时美国国债持有量出现退出迹象,实际利率上升源于物价水平下沉而非名义利率上升 [3] - 黄金功能类似美国科技板块股票,市场因无其他选择而投资黄金分散单一美国科技板块过度集中带来的流动性风险隐患 [3] - 美元指数和日元同时下跌,资金流向股票市场,伦敦现货白银上涨但汇率下行 [3] - 科技板块大跌导致比特币大跌,清场联动三市齐跌:美国股市、稳定币脱锚、比特币回撤,资金回撤转向黄金 [11] 特里芬两难与金融创新 - 私人资本寻求创新手段通过货币组合解决特里芬两难,美元稳定币将记账功能交给纸币,交易功能由私人稳定币承担,价值储藏功能由比特币承担 [6] - 一种信用货币要发挥三种职能必然出现特里芬两难:要流动性就牺牲币值,要币值就牺牲流动性 [6] - 稳定币组合创新为解决特里芬两难提供新思路,但带来脱锚、挤兑、耦合风险,国家不敢介入数字生态场景 [11][12] 全球化与中美经济关系 - 全球化时代美国处在低利率水平,跨国企业打造企业内贸易新模式,美元进入中国全球市场投资,中国出现外汇占款而货币供给增长 [7] - 美国在全球化时代将发展中心放在创新和金融等服务业务赛道,制造业边缘化,通过服务贸易走出去培育本土化投资获取超额利润 [8][9] - 中美脱钩首先伤害中国,其次是供应链上的欧洲和日本企业,美国因企业轻资产和美联储应对及时避免经济硬着陆 [9]
孙立坚:当前国际货币体系面临“锚定缺失”困境
搜狐财经·2025-10-29 1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