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国AI公司们,开始青睐Made in China的大模型
36氪·2025-10-29 16:55

文章核心观点 - 美国AI公司正越来越多地部署和使用中国的大模型,这一趋势已从个别案例发展为行业现象 [5][8][9] - 中国大模型因性能出色、性价比高而受到青睐,推动AI产业从技术炫技迈向务实应用阶段 [17][19][22] - 中国AI厂商通过提供大量免费token和优惠套餐等策略,在价格方面具备显著竞争优势 [19] 美国公司采用中国模型的案例 - Windsurf的AI编程产品中被发现使用了智谱的GLM模型 [1][5] - 美国云服务平台Together AI在7月份官宣部署Qwen-3-Coder模型 [8] - 估值93亿美元的公司Vercel与智谱合作,提供GLM-4.6的API服务 [9] - 无服务器AI推理平台Featherless在Kimi K2发布之际表示支持其新模型 [14] - Social Capital公司创始人表示在Groq上已经开始使用Kimi-K2模型 [17] 中国模型的性能与认可度 - Vercel公司老板称赞GLM-4.6在http://nextjs.org/evals上排名第三,是前五名中唯一开源的模型 [11] - 从DeepSeek、Qwen、K2等模型在海外爆火的情况来看,国产大模型性能已得到国内外AI玩家认可 [17] - GLM 4.6在Cerebras上运行,后者是推出全球最大AI芯片并进军推理市场的公司 [7] 性价比优势与市场策略 - OpenAI和Anthropic的模型被评价为"太贵了",而中国模型提供了更具成本效益的选择 [17][19] - 中国AI厂商积极开展促销活动:快手AT-Coder-Air-V1注册即给2000万token,智谱推出GLM Coding Plan包月套餐折上折,新人享5折优惠 [19] - MiniMax M2宣布限时免费日期推迟至11月7日,快手也将免费日期推至11月10日 [19] 行业趋势与影响 - AI产业正在加速从技术炫技阶段迈向务实应用阶段,成本、速度和可扩展性成为关键考量因素 [22] - 高性价比的适用技术被证明是商业落地的硬道理,打破了"唯最强模型论"的行业观念 [22] - 这标志着全球AI竞争进入更加多元化和激烈的新时代,大模型圈的"中国制造"含金量持续上升 [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