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美达成实质性协议!欧洲掏500亿买气递投名状,全球博弈新棋局
搜狐财经·2025-10-29 17:58

中美经贸关系 - 美国财长贝森特表示美国不会再对中方加征100%的关税,中美已就经贸谈好核心框架 [1][11] - 此举被外媒称为“今年最给力的好消息”,反映两国均基于自身利益和全球局势计算后选择缓和 [11] - 美国选择“收缩战线,盯着重点”,因贸易战导致其国内制造业成本上涨和民众购物价格提高,持续对抗无益 [11] 欧洲经济与战略困境 - 欧盟主动向美国递送投名状,包括对美汽车关税再砍10到20个百分点,以及承诺三年多购买500亿立方米美国液化天然气 [3] - 欧洲GDP占全球比重持续下滑,从一战后占全球33%降至2023年欧盟27国加英国占比不足16% [5] - 欧洲在俄乌冲突中应对乏力,除进行第19轮对俄制裁外,只能向美国求援,自身提供的军事装备如60多年前的豹一坦克因保养不善无法使用 [7] - 欧洲陷入战略焦虑,表现为一方面以中俄贸易为由制裁中企,另一方面担忧自身产业链竞争力,甚至认为中企收购挪威矿泉水品牌威胁安全 [9] 全球竞争战略路径选择 - 美国根据兰德公司报告,采取“少挑事、多谈判”的“竞争性共存”策略,旨在避免与中国直接冲突,集中精力争夺新一轮科技革命主导权 [13] - 中国选择“扎根实体经济,靠科技突围”,明确六个攻坚的科技方向: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聚生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 [13] - 中国强调金融需服务实体经济并防范风险,避免走西方“脱实向虚”的金融霸权老路 [15] 全球秩序演变与产业启示 - 全球旧霸权秩序(如欧洲殖民体系、美国金融与技术霸权)正面临瓶颈,新秩序将趋向多极化,各国影响力取决于自身发展水平而非军事恐吓或结盟 [17][19] - 新的全球秩序核心在于“做好自己”,中国的发展模式强调以实体经济为根本、科技突破为驱动,不搞零和博弈,应对全球不确定性 [21] - 全球产业竞争的未来关键在于能否实现自身良好发展并助力他人,而非争夺霸权地位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