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淘宝京东AI导购实测:谁才是最懂你的购物搭子?
36氪·2025-10-29 18:50

文章核心观点 - 电商行业在双十一期间竞争焦点从价格扩展到AI功能,各大平台上线智能购物助手以优化用户体验[1] - AI工具旨在整合搜索、比价与决策流程,缩短购物路径,但信息准确性与个性化程度存在差异[1][6][14] - 当前AI购物助手在提升效率的同时,仍存在信息幻觉、识别精度不足等局限性,需用户保持判断力[11][14][24] 淘宝AI功能分析 - AI万能搜提供对话式购物决策,能生成详细购物清单并附带商品直链,整合种草、分析与购买功能[2][6] - 开启购物偏好后,推荐更贴合个人习惯,优先展示近期浏览或购买过的品牌[8][9] - 存在明显信息幻觉,例如对未发布产品iPhone 17提供不存在的价格方案和购买渠道[11] - 拍立淘识图找低价功能可自动识别商品并进行全站比价,一次测试对比2147款商品并划分价格层级[18][19] - 图像识别功能可推荐替代材质与平价相似款,但结果可能存在版型差异,对商品真伪判断有限[20][24] 京东AI功能分析 - 京言AI助手推荐结果更标准化,响应同一羽绒服问题时直接给出5个品牌产品,价格区间139元至539元[25][27] - 提供价格趋势曲线和AI看评价功能,后者能总结评论关键点,如提示气味敏感者慎选特定羽绒服[31] - 支持多商品智能对比,从参数、总价等维度生成综合选购建议,节省用户比价时间[31] - 即将上线的爱购功能通过自然语言交互实现从需求到方案的直接映射,例如根据厨房空间和家庭人口推荐家电[32] 行业趋势与功能对比 - AI工具正改变传统购物流程,将搜索、筛选、决策整合至同一页面,实现一步到位[6][14] - 淘宝AI万能搜强调种草力与对话体验,京东京言AI助手侧重理性分析与工具属性[6][27][31] - 行业共同挑战包括信息真实性不足、来源透明度低以及图像识别精度待提升[11][1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