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评论:我国大豆供应链韧性持续增强
经济日报·2025-10-30 08:08
这样的底气来源于环环相扣的战略布局。大豆直接关系千家万户的"油瓶子"和"肉盘子"安全。我国 是世界最大的大豆消费国,每年大豆消费量超过1亿吨,但自给率较低,常年进口量保持在8000万吨以 上,且来源高度集中于巴西、美国、阿根廷等少数国家。这一结构性风险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短 板。为扭转这一态势,我国积极拓展进口渠道、充实国家储备、提高自给水平、推进豆粕减量替代,逐 步从过去的"价格接受者"转型为"主动布局者",战略回旋空间更加广阔。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面对国际市场风云变幻,我国始终保持战略定力,牢牢守住"油瓶 子""肉盘子"安全,把国家粮食安全的主动权紧紧握在自己手中,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筑牢坚实基础。 豆粕是饲料蛋白的关键来源,长期以来一直是养殖业离不开的"刚需口粮"。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 大,饲用豆粕需求水涨船高,成为拉动大豆进口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饲料中豆粕占比依然偏高,有 较大下调空间。为了降低对进口大豆的依赖,我国深入实施豆粕减量替代行动。一方面,全面推广低蛋 白日粮技术,通过精准配方与合成氨基酸添加,在保障动物营养的同时,降低蛋白消耗;另一方面,积 极拓展替代蛋白来源,发展菜籽粕、棉籽粕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