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杠杆倒逼精细化运营,新能源就近消纳迎来经济性大考
中国能源网·2025-10-30 09:25
1192号文被业内视为新能源消纳政策体系中的"关键补丁",其核心突破在于明确就近消纳项目的物理界 面与安全责任界面,并首次规定项目须承担相应的稳定供应保障费用,包括输配电价和系统运行费。这 一机制旨在通过价格信号引导新能源项目和用户用能管理走向精细化运营,推动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引导行业从"重规模"转向"重消纳" "在我国新能源发展进程中,一个典型现象长期存在:工业园区旁建有风电场或厂房屋顶铺满光伏板, 物理距离虽近在咫尺,园区却难以直接使用这些绿色电力。这就是制约我国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典 型'最后一公里'梗阻问题。"业内专家介绍,为破解这一困局,今年5月发布的《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 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650号文")首次在国家层面构建了绿电直连的制度框架;随后实施 的1192号文则着力破除制约该模式发展的制度壁垒。两项政策形成有效协同,共同推动新能源就地消纳 效率提升,促进绿色电力环境属性显性化与市场化交易,并通过标准化机制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这标 志着我国新能源发展实现重要转向——从过去追求装机规模扩张,转向更加注重消纳效率与市场价值的 新阶段。 近日,《关于完善价格机制促进新能源发电就近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