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妆行业公私域融合经营白皮书
搜狐财经·2025-10-30 10:53

市场格局与核心趋势 - 2024年中国化妆品零售规模为4357亿元,线上渠道占比达51%,首次超过线下,但行业整体增速为-1.1%,呈现结构性增长态势 [11][12] - 护肤品是消费主力,87.3%的用户在过去12个月内购买过,彩妆和香水的渗透率分别为50.7%和49.0% [25] - 行业创新驱动增长,主要体现在中高端功效型护肤品、男性护肤市场(2024年规模170亿元,2025-2029年复合增长率11%)、以及彩妆的“一物多用”和“妆养合一”品类 [13][14][15][16] 消费者行为与偏好 - 美妆消费趋于理性,代际差异显著:00后/90后易受KOL和IP联名驱动,80后/70后更注重产品功效与自我愉悦 [1] - 消费者决策高度依赖深度内容种草,全网热门话题包括好物分享、妆容分享、护肤等,实用价值与情感共鸣是核心驱动力 [19][20] - 护肤消费向高功效品类进阶,过去12个月内面部精华的新增购买率达13.9%,护肤套装新增购买率达12.8%;彩妆消费则更注重底妆质感和精致妆效,粉底和口红/唇膏是购买主力 [26][27] 渠道演变与微信生态机会 - 传统电商是主导渠道,覆盖62.6%的用户,但微信生态迅速崛起,覆盖56.2%的用户,品牌官方小程序成为微信内主要交易入口 [1] - 视频号增长迅猛,直播大盘实现超三倍增长,美妆是GMV Top 3行业,内容方面,面霜和口红/唇膏在视频数和互动量上领先,眼霜和精华内容则存在蓝海机会 [5][21][22] - 微信小店经营显示出独特优势,其增长爆发力在3月、5月、8月等礼赠节点超越传统大促,与小程序人群下单重合度仅为0.5%,且能吸引更高比例的男性客群(占比27%) [1] 营销策略与品牌实践 - IP联名成为品牌破圈关键,动漫、卡通IP最受青睐,唇釉和香水是主要联名品类,相关社媒内容渗透率分别达20.5%和12.5% [17][18] - 头部品牌通过公私域融合实现增长,例如花花西子结合小店交易与小程序会员运营,施丹兰进行全渠道引流至小店送礼,珀莱雅通过多KOL引流形成种草-搜索-转化闭环 [1] - 未来增长需聚焦产品创新(技术+功效+文化)、细分人群运营、视频号内容种草、以及小店与小程序的协同,最终打通“公域引流-私域留存-交易转化”全链路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