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概述 - 荷兰政府强制接管中资企业安世半导体,引发全球汽车行业芯片供应危机 [1] - 此次危机根源在于政治因素,与上一轮因疫情导致的芯片短缺性质不同 [4] - 事件暴露出欧洲在安全上依赖美国、经济上依赖中国的两难境地 [7] 行业影响 - 全球汽车制造商正紧急寻找芯片并与供应商核查库存 [1] -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警告芯片短缺将很快扰乱汽车工厂生产计划,行业正在消耗储备库存但供应正迅速减少 [1] - 替代供应商需要数月时间才能建立库存 [1] - 巴西政府官员称若危机持续,部分汽车制造商可能在两到三周内被迫停产 [1] 公司应对措施 - 日产汽车芯片库存仅可维持至11月第一周 [1] - 本田汽车已暂停墨西哥一家工厂的生产,并开始调整美国和加拿大的生产计划 [1] - 梅赛德斯-奔驰表示能够保障短期供应,并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替代方案 [4] - 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Lucid集团工程团队已在寻找替代供应源以缓冲危机影响 [3] - 通用汽车表示工厂产量目前未受影响 [4] - 汽车制造商考虑通过暂停生产或使用替代零件来度过短缺 [4] 供应链分析 - 车企虽从疫情中吸取教训进行了库存囤积,但仍受制于包括小型供应商在内的各类供应商 [3] - 供应链越往下游情况越难了解 [3] - 安世半导体芯片广泛应用于汽车零部件,供应链"中国化"涉及技术转移、客户认证等难题 [1][5] 政治与外交动态 - 荷兰政府动用1952年《商品供应法》冻结安世半导体资产,此举与美国9月29日发布对闻泰科技的出口管制新规相关联 [5] - 中方坚决反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希望欧方敦促荷方坚持契约精神和市场原则 [7] - 欧盟正制定应急计划,包括提升矿产本地生产、多样化供应商网络以及建立联合采购和战略储备中心 [6]
全球车企到处找芯片,“最终都得跟中国坐下来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