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财富观 | 富豪“防线”为何失灵?许家印案揭开“资产保护术”真相
搜狐财经·2025-10-30 18:21

导语 信托不是秘密结构,而是治理工具;资产保护不是藏得多深,而是管得多好。 "信托被击穿"的热度虽已褪去,但许家印案背后的财富治理课题才刚开始。本文从信托实务角度,剖析哪些"资产保护术"仍然有效,哪些已成"幻觉",揭 示从"藏"到"治"的时代转向。 热度散去,但话题未完 香港法官看透的,不只是结构 法官在判词中引用英国前最高法院大法官、现任香港终审法院非常任法官Robert Walker勋爵的一句话:"法院不会容许命令被模糊的离岸信托与公司结构 所规避。" 这句话的重点并非反对信托,而是指出了信托治理中的核心命题——意图与形式的背离。 前段时间,"许家印信托被击穿"的新闻一度登上热搜,成为公众茶余饭后的焦点。 如今话题渐渐降温,但在香港与国际信托业界,这场风波才刚刚进入理性回顾阶段。 需要先澄清的是:"信托被击穿"的说法并不准确。 香港高等法院在9月16日的判决是接管令(Receivership Order),属于程序性措施,目的在于确保资产披露令能被执行,并不意味着信托本身被判无效。 事实上,业内的专业人士——包括我所在的STEP(国际信托与遗产规划师协会)社群的多位专家已第一时间指出了这一误读,并对案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