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前三季度对外授权交易超千亿美元,国产创新药迎来新的定价期
财经网·2025-10-30 19:14

2025年前三季度全球及中国医药交易概况 - 全球医药交易数量达682笔,首付款为144亿美元,总金额达1910亿美元,均已超过2024年全年水平 [1] - 中国相关交易总金额达937亿美元,与国外交易总金额相当,数量与金额均超越2024中国全年交易水平 [1] - 若将近期大型交易纳入统计,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创新药对外授权总金额已突破1000亿美元 [2] 近期重大对外授权交易案例 - 信达生物与武田制药达成合作,交易含高达12亿美元首付款,总体价值最高可达114亿美元,刷新国产创新药对外授权记录 [1] - 荃信生物与罗氏制药达成合作,罗氏获得其长效自免双抗全球权益,协议含7500万美元首付款及最高9.95亿美元里程碑付款 [1] - 三生制药与辉瑞就PD-1/VEGF双抗达成交易,首付款达15亿美元,公司保留中国区供货权并享有里程碑付款和销售分成 [3] 跨国药企交易活跃的驱动因素 - 跨国药企手握超过1.2万亿美元现金,具备充足收购能力 [2] - 肿瘤领域价值约670亿美元的药物即将失去专利保护,促使大型药企积极寻求外部资产补充管线 [2] - 仅2025年9月份,全球医药授权与并购交易规模已达360亿美元,相当于日均成交额超10亿美元 [2] - 跨国药企对中国资产兴趣浓厚,TOP10跨国药企每月至少有一位全球副总裁在中国调研或谈判 [2] 国产创新药企发展态势与价值重估 - 国产创新药企业正成为全球创新药BD交易的重要来源,相关交易的首付款与潜在总额不断刷新纪录 [2] - 中国在全球前20大市值的Biotech公司中已占据半数席位,反映了资本市场对中国创新药的重新定价 [2] - 创新药投资逻辑自2015年起发生根本转变,从看净利润到看创新价值,行业交易价值已突破千亿美元 [5] - 国内临床试验效率高、成本可控、政策支持等因素与当前国产创新药蓬勃发展局面密切相关 [5] 创新药出海模式演进与成功要素 - 出海模式正从单一License-out向Co-development、NewCo(合资公司)等多元化形式拓展 [4] - 创新药企出海策略可归纳为四类:商业国际化、临床国际化、产品国际化与技术国际化 [4] - 早期项目成功出海需在立项时清晰了解合作方战略需求,确保产品有明确差异化优势,并在CMC和知识产权方面做好充分准备 [4] - NewCo模式成功的关键在于拥有一个经验丰富的国际化运营团队 [4] - 企业的全球资源整合能力与商业化实力,或将成为决定创新药企价值的关键因素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