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韩关系与投资压力 - 特朗普公开要求日本和韩国兑现巨额投资承诺,总额达9000亿美元,其中日本5500亿美元,韩国3500亿美元,并直接索要“预付款”[1] - 韩国总统李在明警告3500亿美元投资压力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韩国政府寻求通过货币互换或贷款等变通方案缓解压力[3] - 日本5500亿美元投资清单涉及软银、西屋电气、日立、东芝等企业,聚焦能源和人工智能领域,投资大多有日本政府背景机构提供融资与担保[3] - 特朗普的“账单外交”正在改变以战略安全为核心的美日韩关系本质[12] - 韩国在承受美国经济要求的同时,其电动车、芯片、电池等行业还受到美国《通胀削减法案》等“本土优先”产业政策的实质性影响[14] 美国消费者信心与支出 - 2025年10月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连续第三个月下滑至94.6,为4月以来最低水平,衡量短期预期的指标降至71.5,低于预示经济衰退的80关口[3][14] - 2025年8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降至58.2,43%的美国受访者表示高物价影响生活水平,该比例比7月高出4个百分点[3] - 2025年4月美国零售销售增长大幅放缓至0.1%,远低于3月1.7%的两年最快涨幅[5] - 2025年上半年美国信用卡消费同比增速慢于借记卡消费,打破连续14个季度的趋势,截至7月的三个月内低收入家庭消费同比增长为零[5] - 73%的美国人认为经济“一般”或“差”,消费者认为现在不是购买耐用品的好时机[11][6] 关税政策与经济影响 -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导致美国7月贸易逆差大幅扩大22.1%,达到1036亿美元,亚特兰大联储将第三季度GDP增速预期下调至2.2%[5] - 美联储官员认为关税政策可能导致今年美国经济增长放缓和通胀上升,摩根大通预计关税将在今年推升通胀率约1至1.5个百分点,并使GDP增速收缩约1个百分点[5][11] - 标准普尔500指数公司财报电话会议中“关税”一词被提及次数达十年最高,“不确定性”提及次数为2020年疫情以来最高,“衰退”提及率处于2022年底以来最高水平[6] - 巴克莱银行研究指出,加权平均关税率可能从去年的2.5%和当前的10%上升至约15%[8] - 沃尔玛表示关税带来的成本上涨超出零售商承受能力,消费者将看到价格上涨,而特朗普要求沃尔玛自行消化关税成本[5][15] 通胀与就业市场 - 美国消费者对未来一年通胀预期在8月上升至4.9%,长期通胀预期升至3.9%,远高于美联储舒适区间[8] - 美国8月CPI同比上涨2.7%,核心CPI年化率逼近3.1%[11] - 8月非农就业人数仅增加2.2万,低于预期,6月就业数据经调整后出现20年以来首次负增长,就业质量下降表现为兼职岗位增加而全职岗位减少[8] - 亚马逊、塔吉特、Meta等多家大企业近期宣布裁员,企业多持“不招不裁”的观望态度[14] - 美联储理事担心关税政策可能导致失业率和通胀率同时上升,使美联储陷入政策困境[17] 企业财务与消费者信贷 - 第一季度个人贷款发放量同比大增18%,总余额达到创纪录的2570亿美元,消费者转向寻求利率较低的个人贷款以替代平均利率高达20.13%的信用卡[9] - 仅支付信用卡最低还款额的美国人比例接近历史高位,个人贷款平均利率约为12.58%[9] - 牛津经济研究院预计消费增长将在第四季度降至同比1.1%,低于一季度的2.7%[6] - 研究指出目前仅约22%的关税成本由消费者直接承担,但未来数月这一比例可能飙升至近三分之二[11] - 塔吉特等零售商可能不得不依靠大量促销活动来推动销售,但这会牺牲利润率[15]
特朗普赚大了,达成协议签下9000亿美元订单,但消费信心却三连降
搜狐财经·2025-10-31 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