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概况 - 南京市组织180余家优质单位在北京高校举办"魅力南京"专题宣介会,活动以人才、项目、资本"四对接"为核心[1] - 活动吸引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20余所高校师生代表参与,现场进行政策宣介、校友分享、专场招聘和项目路演[1] - 南京市10余个部门负责人与300余名师生进行深度交流,同步举行的专场招聘会有200余家用人单位提供6300余个优质岗位[2] 人才吸引成效 - 2021年至2025年间,中国科学院大学有1062名毕业生初次签约落户南京,在江苏省各设区市中排名第一,其中外省学子836人,占比约79%[2] - "魅力南京·百校巡回招引"专场招聘会现场求职人数超3000人次,收到简历4100余份,硕士以上学历者近70%,达成初步就业意向1000人次[5] - 南京每年筹集适合高校毕业生的高质量岗位超20万个,并提供"海智湾""宁青驿站"等载体提供免费入住和研习补贴[2] 产业发展与岗位需求 - 招聘岗位覆盖软件信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企业对数据处理与算法岗位需求显著[2] - 星智云开作为生物医药创新企业,专注于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研发与心脏安全性评价,起步后已签下10余个订单,包括国内排名前三的知名药企[3] - 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反馈南京产业布局完善,企业数量多,技术迭代速度快[2] 创新创业支持 - "赢在南京"人才创新创业项目路演聚焦生物医药、信息通信技术转移转化,32家金融机构现场对接,融资金额近3亿元[4] - 创新项目如"基于大模型与产业人才图谱的AI智能体"获得投资机构高度关注,路演后立即有3位投资人联系对接[4] - 南京为创新创业提供快速落地服务,企业从考察注册到实验室具备运营条件仅需数月,体现服务速度与效率[3] 校地合作机制 - 清华大学等10所在京知名高校招生就业部门负责人受聘为南京"引才大使",6位高校专家担任"成果转化顾问"[4][5] - 建邺区与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签约合作办赛,推动南京与北京高校合作进入机制化、系统化新阶段[5] - 北大科技园将在北京建立科技人才会客厅对接科研资源,在南京设成果转化基地,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5] 人才发展案例 - 青年人才蔡思源博士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工作两年,入选南京市中青年拔尖人才项目,获得市"青年托举人才"资助[3] - 校友分享表明南京为人才提供全方位支持,只要具备真才实学,城市就能提供成就梦想的发展平台[3]
南京赴京“四对接”打出高质量引才组合拳
 新华日报·2025-10-31 0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