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充电基础设施市场概况 - 2024年全球公共充电枪总量已超500万个,较2022年翻了一倍,其中2024年新增130万个,相当于2020年全球总保有量 [3] - 分地区看,欧洲充电枪规模超100万个,美国接近20万个,新兴市场如巴西有超过1.2万个,印尼、泰国、马来西亚、越南合计拥有超2.4万个 [3] - 为匹配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预计到2030年全球轻型电动汽车的公共充电容量将增长9倍,超充桩将成为发展重点 [3] 主要区域市场特点 - 中国凭借规模优势和政策聚焦,充电基础设施密度与效率领先 [4] - 欧洲依托技术标准统一和企业协作,超充网络建设领先,根据欧盟法规要求2025年起跨欧洲公路每60公里设1个150kW以上的快充站 [3][4] - 美国受政策不确定性影响,建设进度或滞后于预期 [4] - 新兴市场则依托成本及与外资企业合作,加速填补基础设施缺口 [4] 中国企业出海动态与案例 - 华为在泰国上线首座专注城市场景的超充场站 [2] - 盛弘股份与美国电子制造服务商SMTC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启动充电桩产品的美国本土化制造 [2] - 道通科技为南非开普敦规模最大的电动公交充电枢纽提供核心充电基础设施,助力当地在12月前完成120辆电动公交车的部署 [2] - 海外充电桩市场存在较大缺口,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拓展业务的机会 [5] 出海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 面临认证标准复杂、贸易壁垒阻碍、市场运营难等挑战 [5] - 需要企业加强技术创新,提升产品质量和性能,以满足不同市场需求 [5] - 应通过海外设厂等方式降低成本,规避贸易风险,并强化本地化运营、品牌建设和售后服务 [5] - 必须充分考虑当地的文化习俗、生活习惯等因素,如颜色、文字描述的敏感性,以更好融入当地市场 [7] - 充电设施出口前期需要较长的认证周期,且各国认证要求不同,需保证供应链多元化以保证供货周期和运维 [7] 从产品输出到系统与生态输出 - “单点出海”指销售单个充电设备,灵活性高但易成“能源孤岛”,运维成本高且商业模式单一 [8] - “系统输出”指提供“园区级能源交通一体化”解决方案,包括清洁能源供给、储能系统、智能微电网和绿色交通体系 [8] - 企业需从简单的产品出口转向全球化布局,做好市场调研、战略制定、供应链布局和海外市场运维 [9] - 需注重软硬件结合,例如将中国支付方式与充电服务结合,提供定制化方案,实现从产品输出到生态输出的升级 [9][10]
充电桩“出海”:从卖产品到布生态
中国汽车报网·2025-10-31 0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