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农贸市场的烟火日常,一个连接山野的土地共同体
第一财经·2025-10-31 11:29
昆明篆新农贸市场是一个天然的博物学课堂,而半夏的书稿,就相当于一部"云南集市博物志"。 深秋的日子,昆明的气温逐渐下降。菌子季已近尾声,篆新农贸市场里逛街子的外地游客少了好多。而对本土作 家半夏来说,这时的篆新更是她熟悉的模样,她可以随时溜达进去,和熟悉的摊主聊上几句,再捎回一份不需要 排队买的苦荞粑粑。 2021年的寒露,半夏将买自篆新农贸市场的皂角米、桃胶、黑豆、红豆……煲了一锅杂粮粥,暖粥下肚,思绪升 腾,她也由此开启了对市场一整年的观察与记录。今年6月,《在集市:昆明篆新农贸市场的博物日常》由商务印 书馆出版。书中不仅记录了24个节气篆新农贸市场的烟火日常,也从博物学的视角,分类梳理了市场里的316种食 材。 《在集市:昆明篆新农贸市场的博物日常》 族地域文化的多样性,从而带来饮食文化的多样性。"地处云贵高原中部,昆明作为云南的省会中心城市有许多其 他城市无法比拟的物质馈赠。每天半夜凌晨,周边各市县的山茅野菜便开始向昆明城运输,当城市苏醒,这些山 里田间的收获已在市场排布开。 在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科学中心教授田松看来,篆新就像一个结,"线的一端是国际大都市昆明,另一端则在农户的 菜园、在大河小溪、在深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