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表现概况 - A股三大指数早盘震荡走低,上证指数半日跌0.63%报3961.62点,深证成指跌0.62%,创业板指跌1.49%失守2800点 [3] - 科创50指数下跌2.51%,北证50指数逆势大涨3.43%,全市场超3800只个股上涨,呈现权重调整、小票活跃特征 [3] - 沪深两市半日成交1.58万亿元,较前日放量274亿元 [3] - 港股恒生指数跌0.89%报26050.08点,恒生科技指数重挫1.91% [3] 行业板块表现 - A股传媒板块领涨3.03%,商贸零售板块上涨2.27%,医药生物板块涨1.95% [3] - AI应用端集体爆发,我国AI应用移动端月活用户已突破7亿大关 [3] - 锂电、光伏等新能源赛道延续强势,电池级碳酸锂价格自8月低点翻倍至10.5万元/吨 [3] - 下跌端集中于算力硬件,CPO概念、存储芯片板块分别跌2.83%、2.61% [4] - 港股半导体板块大跌5.11%,医疗保健板块成为唯一亮点,医药生物指数涨2.38% [4] 核心驱动因素 - 财政部等五部门发布通知,自11月1日起将手机、保健食品等纳入免税品类,直接激活传媒、商贸零售等消费板块 [1][5] - 市场呈现政策催化与资金调仓共振特征,资金延续高切低,从前期涨幅较大的科技成长板块流向消费、医药等防御性板块 [1] - AI产业链出现分化,逻辑从算力基建转向应用变现 [5] - 新能源领域展现供需改善逻辑,锂电池电解液价格快速走高,机构上调明年储能装机增速预期至倍增 [3][5] - 医药生物板块受医保谈判政策催化,创新药纳入商保创新药目录机制落地 [5] 后市展望与投资策略 - 短期市场或维持震荡分化格局,政策利好有望支撑传媒、商贸零售等板块延续热度 [2] - 中长期看,十五五规划新质生产力方向(AI、高端制造)与消费升级主线具备结构性机会 [2][8] - 科技成长赛道应聚焦应用突破与国产替代,AI产业链建议从算力基建转向用户规模突破7亿的应用端 [7] - 周期与资源品板块需把握价格反弹与政策松绑机遇,重点跟踪锂电材料价格修复节奏 [7] - 操作上建议采取核心加卫星配置策略,以医药、消费等防御性板块为底仓,阶段性参与新能源资源品的价格反弹行情 [8]
科技休整,消费医药崛起,资金高低切换布局新主线!
搜狐财经·2025-10-31 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