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总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公有云IaaS市场总规模突破千亿大关,同比增速接近20%,为疫情以来增速新高[1] - 市场增长的核心引擎从“通用计算”转向“智能计算”,云厂商战略重心由“通算”向“智算”转移[1] - 2025年上半年公有云算力市场总规模达728.4亿元,其中智算资源池贡献超过五分之一[2] 智能计算成为增长主引擎 - AI大模型训练与推理需求扩张、AI智能体的前沿实践以及云厂商战略性出海布局是市场增长主要驱动力[1] - AI相关工作负载预计在2030年前实现对通算市场的全面超越[2] - 互联网、金融、制造、医疗、政务等行业转向训练和部署贴合业务场景的行业模型,产生对高性能GPU算力、高速存储和低延迟网络的持续消耗[2] - 开源大模型技术降低AI应用开发门槛,引发全行业中小企业AI智能体实践热潮,形成海量分布式、弹性算力需求[2] 市场竞争格局:双阵营结构 - 互联网智算阵营以阿里云、火山引擎为代表,以技术研发和场景落地为驱动[3] - 阿里云在2025年上半年中国公有云IaaS市场以26.4%的份额稳居第一,市场占有率提升0.8%;火山引擎实现跳跃式增长[3] - 互联网云厂商依托集团内部AI业务形成强劲内需,并将成熟技术向外部市场进行产品化输出,构建“算力+模型训练+推理部署+应用开发”一体化生态[3] - 运营商智算阵营以天翼云、移动云、联通云为代表,依托“东数西算”工程及央国企AI化转型政策红利,呈现高投入、高增长势头[4] - 运营商阵营更注重“算网融合”,在提供确定性网络保障的同时深入行业场景,并开始注重商业化回报与投入产出平衡[4] 核心需求行业分析 - 互联网电商与娱乐社交是智算资源稳定快速增长的消费市场,广泛采用AI生成内容、智能推荐与审核应用[5][6] - AI大模型科技公司是GPU集群的主要租用方,需求包括大规模预训练、微调和API调用[5][6] - 自动驾驶行业从算法迭代到仿真测试对算力需求几乎无上限[5][7] - 金融支付行业在风控、反欺诈与智能投顾中深度应用AI,对实时性、安全性要求极高,算力需求与日俱增[5][7] - 这些行业共同特点是数据密集、创新活跃、资本充裕,广泛采用多云架构与弹性智算服务以应对负载波动[7] 通算与智算的协同发展 - 通算IaaS仍支撑绝大多数企业级应用与数字化转型项目,在AI未完全渗透的传统行业仍是云迁移核心形态[8] - 智算的落地反哺通算市场,AI技术推动云平台在资源调度、成本优化、能耗管理等环节优化,提升通算运营效率[10] - AI推理任务中部分轻量化场景可运行于通算环境以提升性价比,未来“智算驱动通算升级”将成为新常态[10] 资本与产业链影响 - 智算市场高速发展对社会资本产生“虹吸效应”,2024年主要云厂商智算投资总额基本实现翻番增长,而通算资源投资增速明显放缓[9] - 资本集中投入带动GPU、AI芯片、光模块等上下游产业链扩容,部分云厂商的通算扩容计划被迫延后[9] 出海战略与国际化 - 主流云厂商将“出海”作为公有云市场第二增长曲线,东南亚、中东、拉美等区域市场潜力巨大[11] - 海外丰富的AI大模型生态对中国企业产生巨大吸引力,形成“营收增长”和“技术升级”的海内外良性双循环[11] 国产化生态发展 - 国产算力生态快速成熟推动国内整体产业链水平提升,国产化占比显著提升[12] - 硬件供给多元化:华为云以昇腾AI芯片和鲲鹏CPU构建全栈国产化服务;百度智能云基于自研昆仑芯提供国产化选项;阿里云大力推进国产化公有云底座[13] - 在政策引导和供应链安全因素下,中小企业、政府和国企相关单位将“国产化”纳入核心选型标准,云厂商国产化资源池协助用户完成技术升级与迁移[13]
IDC:2025年上半年中国公有云IaaS市场总规模突破千亿大关 同比增速接近20%
智通财经·2025-10-31 1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