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供热经营权“说废就废”,怎能不让民营企业家心寒?|新京报快评
搜狐财经·2025-10-31 14:12

事件概述 - 甘肃岷县宏源清洁热力有限公司在获得30年供热特许经营权后仅运营5年,被当地主管部门通过律师函取消经营权并强行接管资产[2][3] - 山东滨州博兴县恒源热力公司投资4亿元运营15年后,同样被当地主管部门拟终止特许经营权并实施临时接管[5] - 重庆泰克公司在贵州仁怀投资8亿元建设的废水处理厂也遭遇强行接管事件[5] 投资与经营背景 - 宏源公司通过第二十四届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招商引资,与岷县政府签订协议,总投资额为3.7亿元[2][3] - 恒源热力公司曾因安全供热获得博兴县住建局发文表彰,但被接管前被指责"常年供热不达标"[2] - 这些事件反映出招商引资后民营企业可能遭遇"卡壳"问题,从"座上宾"沦为"盘中餐"[5] 程序与法律问题 - 岷县主管部门仅通过一纸律师函收回特许经营权,涉嫌违反协议及程序违法[4] - 博兴县主管部门在发出拟终止通知后才匆忙召开听证会,被指违背行政程序[5] - 地方主管部门的行为背离法治意识与契约精神,"群众投诉"或"负债经营"不能成为单方面强行接管的正当理由[7] 行业影响与政策环境 - 事件反映出个别地方营商环境存在"硬伤",可能严重影响地方经济社会发展[6] - 民营经济促进法于今年5月20日施行,强调保护民营经济组织及其经营者的合法权益[7] - 二十届四中全会建议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法,保障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