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决策 - 美联储宣布降息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至3 75%至4 00% [1] - 这是2025年内的第二次降息,决策以10票赞成、2票反对的结果通过,内部出现双向分歧 [1][3] - 美联储理事主张更激进的降息50个基点,而堪萨斯城联储主席则反对降息 [3] 经济背景与决策依据 - 降息决策基于劳动力市场持续疲软、就业增长放缓、失业率略有上升,以及通胀虽从2022年峰值回落但仍高于2%长期目标的复杂经济挑战 [3] - 专家将本次降息定义为“预防式降息”,依据是近期“通胀低于预期+就业明显疲软”的数据组合 [7] - 美联储通过全国经济形势调查报告等替代指标观察到劳动力需求普遍低迷 [8] 资产负债表政策 - 美联储宣布将于12月1日结束缩表,标志着持续三年的资产负债表收缩告一段落 [8] - 停止缩表是由于美国金融体系的准备金正从“极度充裕”向“充足”甚至“结构性紧张”过渡 [12] 政策前景与预期管理 - 美联储主席表态偏鹰,明确表示12月进一步降息“远非板上钉钉”,政策不按预设路径前进 [13][14] - 政府停摆导致的关键经济数据缺失可能构成12月暂停利率调整的理由 [5][16] - 交易员对12月降息的押注从会议前的90%骤降至65% [14] 对行业与市场的影响 - 在美联储8月释放降息信号后,30年期抵押贷款平均利率已从6 6%降至6 2%,预计后续仍有下行空间,可能逐步降低住房抵押贷款、汽车贷款和信用卡利率 [17] - 对企业而言,融资成本降低有望刺激投资意愿,为经济注入活力 [17] - 若美元因降息走弱,资金可能更多流向新兴市场,对中国资本市场构成利好,同时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可能上涨,增加原材料进口成本 [19] - 阿联酋中央银行随即同步下调关键利率25个基点至3 90%,维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机制 [19] 未来政策面临的挑战 - 未来政策路径面临数据迷雾、通胀与就业平衡难题、以及美联储领导层变动风险三大不确定性 [21][23] - 关税政策可能持续推高通胀,随着企业“抢进口”带来的库存缓冲消退,关税对通胀的推升作用将逐渐显现,这可能制约2026年的降息空间 [21] - 美联储主席的任期将在2026年5月届满,潜在继任者包括美联储理事等人选,美联储新主席及美联储独立性是明年降息路径的最大变数 [23]
美联储再降息,失业率将升至4.5%,内部现分歧,降息救市效果存疑
搜狐财经·2025-10-31 16:22